•      

近代丹阳城乡建制考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丹阳县志   发布者:殷网根
热度1票  浏览604次 时间:2009年10月11日 07:21

近代丹阳城乡建制

民国26(1937)12月,日军侵占丹阳后,初期全县处于无政府状态。民国27年后,日伪政府成立,区乡镇设置因袭国民政府旧制,仍设区8个、乡镇159个。  

民国30年,日伪政府进行区乡调整、保甲编组,于当年11月编完。时全县设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区,乡镇113个。区的设置和管辖范围均同于民国23年国民政府的区划,只是乡镇和保甲作了变动。区、乡镇调整后,所属区乡地域实际上被新四军和抗日地方武装所控制,形同虚设。

民国30347月,日伪政府所划定的第一区下辖镇7个,乡12个,保122个,甲1196个;第二区下辖乡17个,保87个,甲834个;第三区下辖乡15个,保110个,甲1085个;第四区下辖乡6个,保13个,甲113个;第五区下辖乡15个,保77个,甲672个;第六区下辖乡16个,保75个,甲692个;第七区下辖乡19个,保146个,甲1342个;第八区下辖乡6个,保52个,甲460个。  

2、抗日民主政府区、乡镇设置  

民国27(1938)5月后,新四军开辟茅山、丹北抗日游击根据地。  

民国2934年,为适应抗日斗争形势的需要,在京()沪铁路以南的丹阳地区,及镇江、句容、金坛、武进与丹阳交界处的部分地区,先后建立镇丹句金四县抗敌总会、丹南行政办事处、丹金武行政办事处、金丹武溧宜五县联合政府和镇江县、丹阳县、镇丹县、茅东县、金坛县、镇句县抗日民主政府;在铁路以北的丹阳地区,及镇江、武进与丹阳交界处的部分地区先后建立镇丹武扬四县抗敌委员会和山南县、丹阳县、山北县、镇江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县以下设区,区以下的乡镇一般是区域范围内原国民政府所设的乡、镇。

铁路以南地区:  

()()()()四县抗敌总会丹阳县抗敌自卫分会,民国277月成立,民国305月撤销。所辖丹阳地区设丹二、丹三两区,其范围包括九里、延陵、麦溪、杭甲、大施、石城等乡镇村。  

镇江县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305月由四县抗敌总会改建,是年8月撤销。所辖丹阳地区设第一、第二、第三3个区,其范围包括延陵、松卜、杭甲、九里、大施、石城等乡镇。  

丹南行政办事处 民国305月成立,次年2月撤销。所辖丹阳地区设丹一、丹二、丹三3个区,其范围包括荻塘、练湖、延陵、麦溪、九里、大施、石城等乡镇。  

丹阳县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312月丹南行政办事处撤销后建,民国324月撤销。所辖丹阳地区设荻塘、练湖、延陵、九里、麦溪、培棠、大施、石城、太平、九宝、丹三11个区,各区域内乡镇按抗战前划定的设置。  

镇丹县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319月成立,次年11月撤销。所辖丹阳地区设荻塘、练湖、丹一、丹三、太平、九宝6个区。

茅东县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315月成立,抗战胜利后撤销。所辖丹阳地区设太平、九宝、丹三、镇丹、丹太5个区。

丹金武行政办事处 民国303月成立,次年3月撤销。所辖丹阳地区设张堰、导墅、蒋墅、里庄4个区。

金坛县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313月由丹金武行政办事处与金坛县抗日民主政府合并而建,抗战胜利后撤销。所辖丹阳地区设张堰、蒋墅、导墅、里庄、黄堰、折里、新河、折柳、金东9个区。

镇句县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331月成立,抗战胜利后撤销。所辖丹阳地区设镇丹、丹一2个区。

铁路以北地区:

镇丹武扬四县抗敌委员会丹阳县分会 民国294月成立,次年1月撤销。所辖丹阳地区设丹五、丹六、丹七、丹八、第一、第二、第三、第四8个区。

山南、丹阳县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301月镇丹武扬四县抗敌委员会撤销后建,当年3月改名为山南县抗日民主政府,民国346月复名丹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撤销。所辖地区初设第一、第二、第三、第四4个区,后设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7个区,又改设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6个区;民国311月后改设二、三、四、五、六、七区和河南、志明、辛胡共9个区;民国346月后,设河南、志明、辛胡、折柳、张堰、珥州6个区。  

镇江、山北县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2912月成立,次年3月由镇江县抗日民主政府改名为山北县抗日民主政府,民国346月复名为镇江县抗日民主政府。所辖丹阳地区初设丹八区,后设五区、六区和新华区。  

3、解放初期人民政府区、乡镇设置
  19494月,丹阳解放。即于是月28日确定行政区划,设置区、镇、乡建制。在全县设区8个,直属镇4个,乡110个。区为司徒、延陵、珥陵、导墅、吕城、陵口、访仙、新桥区,直属镇为城内的朝阳、开泰、鸣凤、宝善镇。司徒区下辖乡为大坟、曹甲、吴塘、丁庄、全州、霞庄、联观、祗林、河阳乡;延陵区下辖乡为延陵、宝林、九里、大吕、行宫、东皇、麦溪、松卜、安息、柳茹、姜巷乡;珥陵区下辖乡为珥陵、中仙、云林、大施、武巷、护国、汉皇、大圣、积庆、祥里、石城、横塘、永福乡;导墅区下辖乡为导墅、吕渎、葩桥、高头、东港、皇塘、东褚、黄堰、里庄、积善、后亭、蒋墅、南西、大华、下琴、张堰乡;吕城区下辖乡为吕城、虎墅、柳下、漕塘、朝阳、折柳、河东、河西、蔡塔、惠济、窦庄乡;陵口区下辖乡为陵口、乐善、圣昌、青阳、普善、双庙、新丰、恩济、大泊、永安、三城、堰庙、荆林、留墅乡;访仙区下辖乡为访仙、竹林、山塘、独山、麒麟、大同、双墩、彭塘、双巷、永丰、清河、前艾、虞河、艾巷、七里、徐况、张巷、近河、春河乡;新桥区下辖乡为万安、华墅、后巷、王巷、新桥、新弄、界牌、章村、进化、中图、迎滨、童永、安民、济德、七峰、徐巷、经山乡。  

19498月,区、乡、镇作适当调整,将城内的朝阳、开泰、鸣凤、宝善4个直属镇合并为城区,下设东南、西门、北门3个镇和城郊乡,时全县设区9(8个区加城区),乡镇114个。  

四、新中国成立后乡镇设置  

1194910月至19589月乡镇设置  

1949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因承旧制,全县设区9个,乡镇114个,其中区属乡镇3个。另有丹阳人民练湖农场1个。  

195010月,埤城乡从丹徒县划入,区的地域调整,增设埤城、胡桥2区。12月,又增设张堰区。1951年,全县设区为城区、司徒、延陵、珥陵、导墅、吕城、访仙、陵口、新桥、胡桥、埤城、张堰12个,乡镇125个。  

19544月,撤销胡桥、张堰2区,胡桥区所辖的彭塘、偃庙、双庙、大泊、圣昌、新丰、恩济、三城、双巷、永安10个乡划入陵口区,大同、双墩2个乡划归埤城区;张堰区所辖的张堰、后亭、蒋墅、吕渎、东港、高头、皇塘、南西、积善9个乡划入导墅区,同时将导墅区所辖的朝阳、折柳2个乡划归吕城区,又将珥陵所辖的云林、大施2个乡划归延陵区,陵口区所辖的横塘、碧城、石城、永福、双合5个乡划入珥陵区。这次调整后,全县由12个区减为10个区,所设乡镇仍有125个。其中,城区下辖乡镇4个,司徒区下辖乡12个,延陵区下辖乡14个,导墅区下辖乡16个,吕城区下辖乡12个,陵口区下辖乡17个,新桥区下辖乡11个,埤城区下辖乡12个,访仙区下辖乡13个,珥陵区下辖乡14个。  

19561月,增设经山区,撤销司徒、吕城、访仙、埤城4个区,全县设区为珥陵、导墅、延陵、经山、新桥、陵口、城区7个,下设乡61个。珥陵区下辖珥陵、黄堰(原黄堰、东褚乡合并)、护国(原护国、武巷、中仙乡合并)、积庆(原积庆、祥里、扶城乡合并)、横塘(原横塘、永福、双合乡合并)、大圣(原大圣、汉皇、石城、碧城乡合并)6个;导墅区下辖导墅(原导墅、大华乡合并)、下琴(原下琴、葩桥乡合并)、皇塘、高头(原高头、东港乡合并)、张堰(原张堰、南西乡合并)、蒋墅(原蒋墅、吕渎乡合并)、后亭(原后亭、积善乡合并)、里庄、折柳(原折柳、朝阳乡合并)9个;延陵区下辖延陵(原延陵、彪塘乡合并)、柳茹(原柳茹、宝林乡合并)、麦溪(原麦溪、安息乡合并)、九里(原九里、大吕乡合并)、姜巷(原姜巷、松卜乡合并)、行宫(原行宫、东皇乡合并)、全州(原全州、金台乡合并)、屯甸(原屯甸、丁庄乡合并)、曹甲(原曹甲、吴塘乡合并)、大坟(原大坟、滨湖乡合并)、河阳(原河阳、马陵乡合并)、祗林(原祗林、联观乡合并)、云林(原云林、大施乡合并)13个;经山区下辖前艾(原前艾、新民乡合并)、访仙(原访仙、竹林乡合并)、山塘(原山塘、七里乡合并)、虞河(原虞河、麒麟、独山乡合并)、永安(原永安、三城乡合并)、双巷(原双巷、彭塘乡合并)、双墩(原双墩、大同乡合并)、偃庙(原偃庙、双庙乡合并)、大泊(原大泊、圣昌乡合并)、新丰(原新丰、恩济乡合并)、经山(原经山、王巷乡合并)、章村(原章村、华墅乡合并)12个;新桥区下辖新桥(原新桥、万安乡合并)、徐巷(原徐巷、常安乡合并)、埤城、童永(原童永、童远、中图乡合并)、新弄(原新弄、七峰、济德乡合并)、后巷(原后巷、进化乡合并)、安民(原安民、安乐乡合并)、界牌(原界牌、大成乡合并)8个;陵口区下辖陵口(原陵口、肇巷乡合并)、窦庄(原窦庄、河南乡合并)、荆林(原荆林、青阳、普善乡合并)、虎墅(原虎墅、柳下、西墅乡合并)、永丰(原永丰、池塘乡合并)、留墅(原留墅、乐善乡合并)、河东、吕城、漕塘、运河(原运河、河西乡合并)、惠济、蔡塔乡12个;城区下辖城郊乡1个。

195610月,全县区乡又进行大的调整,撤销陵口区,县内设区6个和折柳、窦庄、荆林、陵口、运河、吕城等县属乡6个,区属乡47个。

19579月,撤销区的建制,将小乡并为大乡()。调整后,全县共设乡镇25个,其中乡24个、镇1个。所设的镇为城镇,乡为司徒、延陵、河阳、丁庄、行宫、麦溪、珥陵、横塘、里庄、导墅、皇塘、蒋墅、吕城、陵口、折柳、运河、窦庄、访仙、前艾、大泊、胡桥、埤城、后巷、新桥。城镇由原城区改建;司徒乡由原大坟、全州、吴塘乡合并,延陵乡由原延陵、柳茹、云林乡合并,河阳乡由河阳、祗林乡合并,丁庄乡由原丁庄、曹甲乡合并,行宫乡由行宫、大吕乡合并,麦溪乡由原麦溪、姜巷乡合并,珥陵乡由原珥陵、积庆、护国乡合并,横塘乡由原横塘、大圣乡合并,里庄乡由原里庄、黄堰乡合并,导墅乡由原导墅、下琴乡合并,皇塘乡由原皇塘、高头、张堰乡合并,蒋墅由原蒋墅、后亭乡合并,陵口乡由原陵口、荆林乡合并,访仙乡由原访仙、虞河、山塘乡合并,前艾乡由原前艾、永安乡合并,大泊乡由原大泊、新丰、偃庙乡合并,胡桥乡由原双墩、双巷、经山乡合并,埤城乡由原埤城、徐巷乡合并,后巷乡由原后巷、新弄、童永乡合并,新桥乡由原新桥、大成、安民乡合并,吕城、折柳、运河、窦庄乡分别仍为原乡未变。  

195845月,县内的乡镇设置又作新的调整,撤并丁庄、胡桥、前艾、后巷4个乡,同时划出麦溪、司徒、陵口乡的部分地域归城镇管辖;划出访仙、埤城乡的部分山区新设建山乡。时全县设乡镇22个,其中镇1个、乡21个。镇为城镇,乡为司徒、河阳、行宫、延陵、麦溪、珥陵、导墅、里庄、皇塘、蒋墅、吕城、运河、折柳、陵口、访仙、窦庄、大泊、建山、埤城、横塘、新桥。其中,建山乡由原胡桥、前艾乡合并,埤城乡由原埤城、后巷乡合并,司徒乡由原司徒、丁庄乡合并,其他均为原乡未变。  

2、19589月至19836月公社设置  

19587月,遵照毛泽东提出的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有次序地把工()、农()、商(交换)、学(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装)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的基础单位的讲话,将横塘、大泊、吕城乡试办公社(初称国营农场)8月上旬,毛泽东提出还是人民公社好以后,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于当年9月在全县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废乡镇及其下属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制。为体现一大二公优势,将县内22个乡镇、523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撤并,加上练湖农场,分别成立司徒、延陵、导墅、张堰、珥陵、陵口、吕城、访仙、新桥、埤城、建山、大泊、城镇和练湖人民公社14个。其中,城镇、练湖、建山、大泊、新桥、埤城公社由原乡镇()改建,司徒公社由原司徒、河阳乡合并,延陵公社由原延陵、麦溪、行宫乡合并,珥陵公社由原珥陵、横塘乡合并,导墅公社由原导墅、里庄乡合并,张堰公社由原皇塘、蒋墅乡合并,吕城公社由原吕城、运河乡合并,陵口公社由原陵口、折柳乡合并,访仙公社由原访仙、窦庄乡合并。  

19595月,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不宜过大的精神,将人民公社划小,增设荆林、后巷、皇塘、行宫、河阳、松卜、横塘公社7个,全县合计人民公社共为21个。其中,张堰人民公社分设皇塘、蒋墅两人民公社后,张堰公社名取消。是年10月,练湖人民公社仍改为练湖农场,时全县所设置的人民公社为城镇、司徒、河阳、延陵、松卜、行宫、珥陵、横塘、导墅、皇塘、蒋墅、吕城、陵口、访仙、建山、埤城、后巷、新桥、荆林、大泊20个。  

19602月底,为适合人民公社特点,农业生产连片种植,撤销荆林人民公社,将其所属的8个大队划入陵口人民公社,10个大队划入大泊人民公社。1961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不宜过大的精神,于是年9月增建丁庄、里庄、折柳、云林、界牌、窦庄6个人民公社,复建荆林人民公社。19621月,丁庄人民公社改称全州人民公社,同时增建胡桥人民公社;8月,又从吕城人民公社中划出北部地域新建运河人民公社。是年,练湖农场隶属关系由县属改为省属,由省农业厅直接领导。  

19646月,经省人委同意,划出城镇的郊区,加上横塘、大泊人民公社的4个大队,共计11个大队、133个生产队新建城郊人民公社。时全县所设的人民公社为城镇、城郊、司徒、河阳、全州、延陵、松卜、行宫、云林、珥陵、横塘、导墅、皇塘、里庄、蒋墅、吕城、运河、折柳、陵口、访仙、窦庄、埤城、建山、胡桥、新桥、界牌、后巷、荆林、大泊29个。1982年,改城郊人民公社为丹凤人民公社,全县公社设置未变。  

319837月至2000年乡镇()设置  

19835月,在吕城人民公社进行农村体制改革试点,改人民公社为乡。79月,全县29个人民公社分批召开党代会、人代会,产生了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和经济联合委员会,实行政社分设体制。生产大队和生产队改设为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群众自治组织。是年11月,撤销万顷洋农场,建万顷乡。19851月,分胡桥、荆林、建山、访仙、陵口5个乡部分地区组建前艾乡。是年,改司徒、延陵、珥陵、访仙、导墅、埤城、吕城、陵口、界牌、新桥10个乡为镇。时全县设乡镇31个,其中镇11(含城镇)、乡20个。下设村民委员会520个,居民委员会20个,村民小组6216个。镇为城镇、司徒、延陵、珥陵、访仙、导墅、埤城、吕城、陵口、界牌、新桥;乡为河阳、全州、行宫、松卜、云林、横塘、里庄、皇塘、蒋墅、运河、折柳、窦庄、后巷、建山、胡桥、大泊、荆林、丹凤、前艾、万顷。19868月,撤销万顷乡,恢复万顷洋农场。是年9月,城镇与丹凤乡合并组建云阳镇,时全县设乡镇29个,其中镇11个,乡18个。  

8090年代,由于县()内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工农业经济飞速发展,一批乡镇规模迅速扩大。19881月和4月,后巷(1)、皇塘(4)、松卜(4)先后撤乡建镇,松卜乡改名为麦溪镇。  

19899月,横塘、蒋墅同期撤乡建镇。19901993年,运河、窦庄、大泊、荆林、里庄亦相继撤乡建镇。19941995年,河阳、行宫先后撤乡建镇。之后,撤乡建镇的有云林、折柳、胡桥、全州。期间,于19925月设江苏丹阳经济开发区。至1999年,全市建市属镇1个,市属区1个,乡级镇26个,乡2个。下辖居民委员会31个,村民委员会521个,村民小组6214个。市属镇为云阳镇,市属区为江苏丹阳经济开发区,乡级镇为河阳、司徒、行宫、麦溪、延陵、云林、珥陵、横塘、里庄、导墅、皇塘、蒋墅、吕城、运河、陵口、折柳、窦庄、访仙、界牌、新桥、后巷、埤城、荆林、大泊、胡桥、全州,乡为建山、前艾。  

1999年,市内除所设的市属镇()、乡级镇和乡外,还设市属场圃5个,省属场圃1个。市属场为市林场、市种畜场、市苗圃、市茶场、市良种繁育场,分别驻胡桥(林场、种畜场)、建山、全州、云林镇;省属场圃为练湖农场,下辖耕作队13个。

2000年,为适应经济发展,根据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开始进行市内行政区划调整准备工作,至20013月组织实施。撤销荆林、大泊、前艾、建山、胡桥、云林6个建制镇(),将荆林、大泊、前艾3个镇()与云阳镇合并,为云阳镇;建山与后巷镇合并,为后巷镇;胡桥与埤城镇合并,为埤城镇;云林与珥陵镇合并,为珥陵镇;其他建制镇不变。自此,全市由29个乡镇撤并为23个镇,另有省属练湖农场1个。

TAG: 丹阳 建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