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阳殷氏源流考略 殷显春

热度0票  浏览2470次 时间:2015年9月14日 16:09

丹阳殷氏源流考略

   ——以丹阳和镇江地区殷氏为例

              

  殷显春

 

概述

    殷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她发源于北方中原地区,其祖先是统治中国长达600年左右的殷商(史称殷代、商代)王室,代灭亡后,其遗民以国为姓,长期仍定居中原地区。东汉末年和西晋末年,北方殷氏南渡,如今,江南的殷氏遍布全国各地,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都跟殷氏有关。在江南殷氏中,丹阳是南渡殷氏的主要集聚地之一编者殷作斌按:本文中作者述及的丹阳,特指古地名曲阿,即今之镇江市丹阳市,非历史上的大丹阳郡。历史上的丹阳郡为汉治郡。汉武帝建元二年(141),更秦鄣郡为丹阳郡,郡以境内含丹阳县(丹阳县治为今安徽当涂丹阳镇)而名。丹阳郡汉治宛陵(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西晋太康二年(281)郡治移治建邺(南京)。汉丹阳郡辖区颇大,辖今安徽宣城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黄山市,江苏南京市,浙江杭州市、湖州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东汉建安后,辖境渐小。】,从丹阳地区走出去的殷氏,如今遍及江南,散步全国和世界各地。为了使资料更加丰富翔实,本文记载的殷氏以今丹阳市辖区内为重点,兼顾全国殷氏起源和部分其他地区殷氏,其中主要是原属于丹阳地区的镇江新区丁岗镇华墅村,以及与丹阳开发区、埤城镇临近的丹徒区辛丰镇黄墟村和镇江新区丁岗镇留村等,因这些地区殷氏与丹阳殷氏关系非常密切。本文试图揭开江南殷氏近两千年的发展历史。由于掌握的资料限制和水平有限,本文在内容考证上难免会有错误和遗漏,敬请广大行家批评指正。  

                 一、殷氏的由来

    1、殷氏的起源和发展:

   “殷”是夏代与大禹齐名的商族治水英雄冥的追封地。殷本地名,以地名立族,史称商族子姓中的最大支脉为“殷氏族”;又以地名立国,称商侯在其父的追封地“殷”建立的夏之诸侯国为“殷国”。冥,子姓,自始祖契(传说为帝喾子)计起的第六代商侯,历任二十多年夏代水官,业绩非凡,卒赠司空,追封为殷侯(或可为公爵,史未明载),殉职后享受天子祭祀天地日月之神的高规格祀种“郊祭”。冥为中华殷氏的“肇氏始祖”,殷氏的“得氏史”至少有三千八百多年。(详见殷作斌著:《殷代史六辨》,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3月第1版。)

殷姓源于子姓,出自帝喾子殷契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殷氏得姓始祖为契。史传,殷契乃帝喾之子,是商部落的始祖。契在舜帝时任司徒,掌管教化,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今河南商丘),赐姓子,其裔孙成汤放桀代夏,建立殷王朝,都亳。其间曾五次迁都,历十世传至盘庚(按甲骨祀谱盘庚为第10世第18帝)时,又由奄迁到先祖冥的封地殷(今河南安阳),契在《史记》中被司马迁尊为殷契。殷代传至帝辛(纣)时被周所灭,据九五《夏商周断代工程》考证,其年份为公元前1046年。后周武王封帝辛庶兄微子启于宋(今河南商丘),以奉汤王之祀。除此以外的末代殷商王室后裔大多没有封赏,便以原国名为氏,称殷氏,他们尊殷契为其得姓始祖。【编者殷作斌按据历代姓氏学家考证,殷商后裔颇多,约有近200年姓氏。约占中国现代总人口的十几分之一。即使是末代殷商王室后裔,也不止殷氏一姓,今天林姓之主流、宋姓、汤姓、孔姓、李姓之一支(箕子李)、王姓之一支(比干王)、孙姓之一支(比干孙)等姓氏均是殷商末代王室后裔。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殷代共传1731王,但据比《史记》更为可靠的甲骨周祭祀谱,实际共传1729王,其中包括两位未即位先亡的太子(成汤之太子太丁和武丁之太子孝己)。依九五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如果定成汤建国始年为前1600年,帝辛失国年为前1046年,则殷王朝的总积年为554

   2、殷氏郡望和堂号:

   1)郡望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因西汉北地太守殷续因功封于汝南,居于时属汝南郡的长平县而得望。长平县故城址位于今河南省西华县县城东北九公里处的董城村。

    陈郡:秦置郡。西汉初期改为淮阳国。东汉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汉献帝时改回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太康县、西华县、商水县、淮阳县、郸城县、柘城县一带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将其管辖区域限制在今河南的太康、西华、商水、淮阳、郸城、柘城等五、六个县的范围之内,其中的太康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阳夏县。隋朝开皇初年(公元581)废黜,隋、唐两朝时期皆改为陈州淮阳郡。因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划原属汝南的长平殷氏祖居地—-长平县入陈郡而得望。实际上,长平殷氏后人一般只以汝南为望,鲜有以陈郡为望的。陈郡只用于以西汉北地太守殷续为支始祖的殷氏的命名,如“陈郡殷氏”或“陈郡长平殷氏”。

2)堂号

 凡姓氏有祠堂,有祠堂均有堂号,殷氏祠堂堂号颇多,比较有名的是清远堂、三仁堂、笃行堂等。

在姓氏堂号中,又以丹徒黄墟殷氏枝繁叶茂,各个堂口分支很多,有很多堂号,如颂芬堂、鼎新堂、笃行堂、笃伦堂、敦睦堂、敦德堂、六行堂、东聚堂、耕心堂、瑞麟堂、毓麟堂、寿锦堂等。

另外,考证其他地区殷氏,尚有卧治堂、勤俭堂、畜艾堂、栖老堂、跻敬堂、永思堂、楚珍堂、世裕堂、燕义堂、承继堂、余庆堂、

中正堂、嘉告堂、重恩堂、饮福堂、德一堂、竹报堂等。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