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江地区殷氏主要分支源流初考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渡殷氏文化联谊会   发布者:殷耀祖
热度0票  浏览1859次 时间:2013年6月10日 20:04

镇江地区殷氏主要分布在丹徒、镇江新区和丹阳市,其源流基本上出自南渡殷氏始祖秉常公。自第二世定居丁岗华墅村后,第四世起,就因官赴任,或因择基而搬,有因乱而避,亦有慕习俗之美、环境宜居而逐步外迁。在乡初分为华墅、麒麟、黄墟、留村四派,继而播迁各地,溯其源流,皆出自丁岗镇华墅村。华墅村旧隶属丹阳县,19568月划入丹徒县2005年底划归镇江市京口区管辖,并委托镇江新区代管。

一、镇江新区丁岗华墅殷氏  

南渡殷氏始祖、南宋右武大夫秉常公自宋隆兴末(1164)乞退来润后,初居丹徒县大港镇(今隶属镇江新区)西街,并在丁岗之南,丹阳经山之北,见此地“林木森郁,土厚水深,称沃野,宜稼穑”,遂购地建立殷庄。后两子厌市镇嚣尘,自大港先迁埤城汤巷,后又寻迁丁岗殷庄。秉常公次子殷华(字永宁),建有豪华别墅,俗称华公别墅,宅名就称华墅,后丁繁族大,户宅相邻为村,后人便以宅名为村名至今,即丁岗镇华墅村。

传至第三世庆深、庆源公(二世祖永辉公两子)、庆泽公(二世祖永宁公子)均定居华墅,传至第八世德宗、德俊、德源、德茂兄弟四人,分别在村东、中、西建有宗祠三座,均为三间三进,其中以东分祠即德俊公祠建筑最为壮观,门前有石狮两尊,敞厅花格雕花门窗,画梁雕拱,地面全铺大方砖,天井、廊檐全是条石砌成。中、西分祠

分别为德茂、德源公祠。宗祠在解放后曾为小学、商店、仓库所用,现旧址尚存。据有关资料,东分祠内原有楹联两副:

一副为:

勋记凌烟,唐朝盛典;

职居右武,宋室中兴。

上联是赞唐朝开国元勋殷开山,有功于国,唐朝盛典时,把他的名字、人像彪炳在凌烟阁上;下联是赞南宋右武大夫殷秉常,不仅护跸南渡,后抗金有功,且助帝建都临安(今杭州市),朝廷对其论功行赏。

另一副为:

教以人伦,直来劳匡,开万古纲上之纪;

谋怡谏议,忠直明哲,耿千秋俎豆之光。

此联是赞迁润初祖东汉谏议大夫殷封。上联彰封公敢于直言,一贯以传统的伦理道德作为做人之道;下联则阐明为官要忠于职守,光明磊落,出谋划策,成为千秋懿范。

现东分祠后裔殷冬林藏有《华墅东分殷氏家乘》,约为民国37年(1948)编修,木刻本,全谱共28册(存18册)。

20093月,由殷氏宗亲联谊会组织,华墅殷氏文化学习会承办的秉常公诞辰910周年纪念活动,有近200名来自各地的族人在此集中举行仪式2010年下半年起,因地方建设万顷良田需要,华墅村已逐步拆迁,族人入住镇江新区平昌新城(丁岗镇境内)。

二、丹阳麒麟殷氏 

南渡殷氏在华墅传至第四世立公(字承宗,庆深公长子,号东村)时,约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来丹阳县麒麟村(今属丹阳市经济开发区其林村),见该村“林木森秀,南临九曲河,东西两岗回 环,合脉盖一方,风气会聚,风俗淳美,可为子孙世居,遂弃华墅而迁居麒麟”,承宗公乃为麒麟殷氏初祖。约1983年,以谐音简化为“其林”。现该村有400余户,村民以殷姓居多,旧时村东建有“殷氏宗祠”,为五间三进,二进正厅悬有“东汉世家”匾额,属华墅分祠。村东南1里许是丘陵岗地,地名“东岗上”,为麒麟殷氏祖茔地,现辟为茶园,但旧迹尚存。

麒麟殷氏除在本地外迁至访仙、埤城等地外,主要外迁至常州、无锡、江阴、宜兴、溧阳等地。《晋陵殷氏宗谱》载:“考之文献,凡属安徽县,以及沪宁一带的锡、澄、镇、丹、宜、溧各县,及我武进全邑殷氏,都是一系,均以丹阳麒麟为出发点”。

《麒麟殷氏家乘》初修于元末(1332年前后),经明、清至民国13年(1924)共续修15次,另与华墅、黄墟等地合谱续修2次,平均每40年续修一次。特别是明户部尚书殷正茂(字石汀)“致仕后归为麒麟茸祠修谱,以宜后人”,都“遵大司徒石汀先生之成法,类萃而读之,若珠联、若璧合也”。南渡殷氏族谱都以此谱为范本。民国13年(1924)重修的《麒麟殷氏家乘》,为木刻本,共三十四卷装订38册,现存36册(缺第434册)。卷一卷二为序、姓氏考、本源考、里居考、训典考等;卷三、四为衣冠图;卷五、六为世系总图;卷七至卷二十七为各分支世系表;卷二十八为世德考、闺范考、祠规考、丘墓考、墓祭考、墓田考等;卷二十九为文献考;卷三十为人物赞、庙碑记、墓志铭等;卷三十一至三十三为寿序、墓文、祭文、传记、行状等。现由访仙镇东茆塘里村殷炳方收藏。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