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殷氏族史涉及的古文献问题向古文献学大师刘晓东教授的求教信

热度31票  浏览1871次 时间:2013年6月10日 00:54

问题三:是关于对唐冯宿撰《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一文(以下简称为《冯文》)中一个字“封”字词性的理解

《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一文出于清 董诰等编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四/扬州官刻本或《文苑英华》(第六册)卷八八二碑三九[家廟三]。据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李乔《东晋南朝陈郡殷氏研究》一文的“参考文献3”说,在现代学者周绍良辑编的《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中也收有《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一文【李乔《东晋南朝陈郡殷氏研究》发表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上】。

  由于对《冯文》中关键一句话的不同理解,涉及到我们殷氏族史上四百多年前的一桩公案,所以才请教先生,看看怎样确定这句话中一个关键字“封”字的词性,才既合乎古汉语文法,又合乎《冯文》的上下文内在逻辑和历史真实。《冯文》中的关键一句话如下“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避党锢弃官挈家属南渡江栖於曲阿迈德流芳或隐或显粲於家牒播於人闻。”

    四百多年前,明代一品大员殷正茂(1513-1592)为寻求先祖脉络,觅得冯文。将此句断为“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避党锢弃官。挈家属南渡江,栖於曲阿,迈德流芳,或隐或显,粲於家牒,播於人闻。”因而认为该句中的“封”字,是唐殷侑“二十一代祖”的同位语,是人名。即是说,唐司空殷侑的二十一代祖(河南陈郡长平县人)名叫“殷封”(后来还有人认为殷封的字为“建之”),在东汉桓、灵二帝间官至谏议大夫,出任过冀州刺史,后因避党锢之祸,弃官携家过江隐居曲阿(今镇江丹阳),成为润州(镇江)江南吴地诸殷氏的南渡初祖,从而将东汉末、三国时就兴旺发达的吴地诸殷与中原陈郡长平殷氏挂起钩来,并写了殷氏《本源考》一文予以确认【此前学界一般认为,陈郡长平殷氏自西汉殷续起就始居中原长平县,直到西晋末永嘉之乱后,才整支南渡过江,成为东晋至整个南朝的一流士族,而认为早就居于吴地且文化也高度发达的江南吴地诸殷氏另有所源,即认为江南吴地诸殷是秦末殷通之后。考虑到史载殷通为项家叔侄谋杀,很难留有活口,致三国时,早就名人辈出(如伴张温使蜀,深受诸葛亮称叹的吴吏殷礼等)的东吴殷氏的文化渊源问题成为殷氏族中之悬案。因此,可以认为,明殷正茂觅得《冯文》,为合理地解释汉末至三国时吴地殷氏文化之渊源开了先河】。自明殷正茂之后,“唐殷侑二十一代祖名封字建之”之说,一直为江南以两宋间殷秩(1099-1167,字秉常)为始迁祖的诸殷氏家谱所宗(殷正茂为殷秩的十五世传人),迄今已经四百余年了。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