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家谱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http://www.hxtian.cn/bbs/dispbbs.asp?boardid=23&am   发布者:网络文章
热度11票  浏览611次 时间:2010年12月01日 21:36

家谱是指记载一个家族世系及有关事迹的书籍。家谱的起始与氏族门阀制度有重要关系。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官都以此互为夸耀。郑樵《通志·氏族略》:“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所以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据统计,《三国志》裴注中所引谱牒便有十余种。魏晋时贾弼曾广集群族18116族谱,共712卷。但隋唐及其以前的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宋、元及明代的家谱也所存寥寥。现在能见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家谱的名称很多,大体唐以前多称家谱、家传,也有叫家牒、世传和谱的,宋代又有宗谱或族谱之谓。到了明代,特别是清代以后,名称更多,如宗谱、世谱、世牒、家谱、家乘、家记、家志、谱录、谱略、大宗谱、瓜瓞谱等。有的家谱按照纂修时序,更标明初谱、老谱、新谱、近谱、续谱。至于合同姓数族为一编的往往称通谱、统谱、全谱、会谱、大同宗谱。支谱、分谱、房谱或近谱,则限于一房一派,范围要小得多。此外,还有象清朝皇帝爱新觉罗氏的家谱,叫做《玉牒》和《星源集庆》。

从明清两代情况看,不论著姓大族,或是支系旁派,几乎每地每一姓氏都要修造家谱,甚至连一些少数民族如回族,以及满族显贵、蒙古名门等,也纷纷修谱。中国向有“三十年为一世”的说法,故家谱多规定三十年重修一次,也有超过三十年或不足三十年的。这些,均使家谱不仅有其地区广的特点,而且在时间上有它的延续性。

家谱的产生

家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投影,若从人与群体联系观念形成的角度考察,起源相当久远。现在人类学研究的成果已经表明: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前,血缘关系是人类群体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纽带。人类最初出现的群体是“榛榛狉狉、群居袭处”的原始群,此时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纯是浑然之群。按照古人类研究得出的结论:在人类存在的三百多万年历史中,约有二百九十万年是处在原始群时期,到了距今十多万年时才开始产生氏族制度。浑然的原始群,开始分为若干小群,而且演进愈深,分析愈细,辨别亲疏的族群观念也随之产生,“故人之相仁遇也,始于知生我之母。知有母,则知有与我同母之人焉。由此而推之,则知有母之母焉;又知与有母同母之人焉。亲族之关系,盖由此而昉也。”这也就是后来作为家谱核心和基本内容世系的萌芽。

血缘亲疏的辨析,族群世系的认同,应是谱牒产生的根源,口述口传的世系,正是家谱滥觞。古有“瞽矇主诵诗,并诵世系”之说,吕思勉考证,“瞽矇之职,盖尚在小史之前。”可见了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确有口述家谱的存在。我们追溯家谱产生的源头,可以发见家谱(严格地说只能是口述族群世系)、最初的功能就是辨析亲疏,凝聚族群,优化生育,即所谓“亲亲以相及”。此后万变不离其“别”与“聚”这两个基本功能的,但随时代推移,社会制度不同,其具体内涵和所起作用也不一样。”

家谱发展及其功能嬗变的脈络,大致可分为周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五代以后几个阶段。

周代实行的是宗法封建制度:“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白虎通义》:“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礼记·大传》“族”本来只是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并无尊卑主从之别;而进入阶级社会,便有了“宗”,也就是在亲族之中奉一人以为主,主者为尊并有特权,他死了则由宗子继承。这样,家谱别亲疏、明统系的功能渗进了主从尊卑阶级特权,为宗法封建政治服务的内容。《周礼·春官》载:“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郑康成注云:“系世,谓帝系,《世本》之属是也,小史主定之”。“辨昭穆者,帝系《世本》之中,皆自有昭穆亲疏,故须辨之云。”由此可见:周代的家谱《世本》之类,是属于以周天子为首的周室宗族的,它所明的统系,是周宗室的帝王统系;所辨的亲疏,是尊卑贵贱的亲疏。所以,周代的家谱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

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经过春秋战国战火“礼崩乐坏”趋于瓦解,特别是秦王扫除六合,旧的贵族“公侯子,失其本系”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到东汉时已由世族和宗族代替了。两汉时期的政治,基本是世族地主占统治地位,刘邦尚官,“命官以贤,诏爵以功”,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所以,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士族政治、魏立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选官品人,婚姻嫁媾,士庶分明,尊卑严格,“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由谱系”,因而维系门阀制度的家谱特别兴盛。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根据,同时也成为士族政治服务的工具。正因为家谱对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发展前途、社交层次有如此重大的作用,造假的现象应运泛滥起来,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诈”,这是利益驱动所致。

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中原人口南迁,经济中心南移,五代以后江南庶族地主势力抬头,特别是宋明清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镇商业繁荣和商帮的出现,推动着社会权力的进一步下称,士族宗族也向平民宗族发展。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新兴的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地位。家谱由于失去了以前的政治功能也由官修变为私修,内容也就更加广泛丰富,它的功能也由政治功能向发挥社会功能的方向发展。具体地说,私修家谱通过姓氏原始、迁徙本末、世系渊源的展现,起着追溯宗、联宗收族,维系和强化作为社会群体的宗族和家庭的作用。

总之,家谱的产生与发展,同社会群体氏族、家族、家庭相联系,它的功能是随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嬗变,从社会功能至政治功能再回归到社会功能,自有文字家谱以来,总的发展趋势是由贵族而士族而平民,维系和凝聚的人群也越来越广。

家谱的主要内容

明清以来的家谱,其格式均沿袭于宋代,以苏洵所创体例为本。每部家谱大体多由谱系、朝廷恩荣、祠宇、家墓、传志、艺文等几方面组成。谱系是家谱最主要部分,包括族姓源流、世系谱表、移住始末等。朝廷恩荣对凡科举中式、受命制诰,或“忠义”耆老以及节妇烈女等人物,一一加以载录。祠宇类记载祠堂及有关族规、家训、族产、义庄、义田等。家墓则指明该族祖先坟墓所在。传志和艺文收录族人行状、墓志铭、传赞及其有关诗文等著述。家谱中还往往配以图表,如世系图、世系表、祖先像、家庙图、义庄图、坟墓图等等。

一、姓氏源流

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渊源大多很古老,假若没有古书或旧谱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从一姓到一国一家,不能不知晓自己根源来自何处,认清自己的姓氏来源。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本姓氏源流,使之世代继承,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中国姓氏经过改朝换代,战乱,迁移,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历史不断演变,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需要详细考证,《家谱》进行了详细记载。对姓源的追根溯源,大都追附到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或先秦、汉、唐的皇胄名宦。如陈姓皆称为舜帝之后;入闽陈姓称是南朝陈武帝后裔;林姓皆称为殷商比干之后,入闽林姓称是晋安郡王林禄后裔。王姓称是周文王之后为姬姓之王,舜帝之后为妫姓之王,比干之后为子姓之王,入闽王姓称是闽国王后裔;蔡姓称为周武王之弟叔度之后;吴姓称为周太王之后,受封于吴,以国名为姓;李姓称其始祖为皋陶,东夷族首领,虞舜时世袭大理之职,以理(李)为姓,入闽李姓称是唐高祖之后;黄姓称其始祖为夏禹时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后封国于黄,以国名为姓;张姓称为黄帝之后,其始祖张挥,也有奉西汉留侯张良为始祖的;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却不知道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和确实性。《家谱》中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它的目的也在于“明世次、别亲疏”,以及考订姓氏源流。《家谱》有记载姓氏的一章,叙述家族得姓的来源,或是家族因某种原因改姓的历史。所以《家谱》中的姓氏源流是明辨家族血统的证明文献。有些族姓谱牒中世系及功名的记载也有可考究之处,以及官职名称与史实不符。有的族谱对祖先的追溯认同过于牵强附会,造致与同姓族谱所载史料相矛盾等等。类似上述列举的疑误问题在各族姓谱牒中或许亦存在。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一些问题难以考究,且各族姓出于家族在社会上的荣誉和名望的需求,其后人也就不再深究。

二、堂号

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地方府、州、县名。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郡号的由来。

大家族日久人众,或是遇至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再加入“分堂号”名称的方法。“总堂号”代表家族(姓氏)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成为当地有名望家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统称为“郡望”。因为各族姓基本上都是以郡名作为自己家族的郡号,所以就有了若干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现象。例如:王,胡这两个姓的郡望都是“清河堂”。

堂号名称的另一出处:自创堂号,乃家族中人自立的堂号,该堂号名称一为有别于各姓氏的分支别派,二为铭记祖先或名人的公德事迹或教诲。例如:杨氏的“四知堂”寓意“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为人风范。

三、世系表

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埋葬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埋葬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

以上四种世系表形式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较常见的世系表,但也有其它的变化,在记述家族世系表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采用。总之,世系表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

四、家训

家训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传统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采。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在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等。简言之,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族规家训。家谱中较为常见者,大致包括了以下内容:

(一)注重家法、国法;(二)和睦宗族、乡里;(三)孝顺父母、敬长辈;(四)合乎礼教、正名分;(五)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五、家传

 家传,是用来记述家族中有名望、有功绩人的事迹的文体,是一种正式的传记。明朝之前,传与谱是分开来记的。“传记”记述了一个人一生的功绩品德,从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贡献,到对地方、家族做的每一件业绩,如:出资修建词堂、祖墓等,全部记述在内,以作为后人学习之榜样,并荣耀家族。家传一般分为:列传、内传和外传等。列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功绩男子的传记;内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传记;外传是记录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传记。传记中多配有该人的画像或关于该人的故事图画,让后代读起来倍感生动形象。家传之用词以真实平朴为重,最忌溢美之词。这也是评价一部“家传”水平高低与否的重要标准。

六、艺文著述

“谱乃一家之史”,其中当然少不了家人的艺文著述。自六朝起,就有将家族中名人的著作录入家谱的惯例,尤其是到了明朝,此风更盛,这部分的内容更加丰富了,涉及史学、文化、经济、宗教等许多领域,在形式上甚至堪于“经典史料”相媲美。

家谱中的艺文著述,在体例上一般称作:艺文志、辞源集、文征集等。“艺文著述”以家族中名人所写的诗文著作为主要内容,也收集本族人与外人的书信来函,以及经籍、表策、碑文、书札等,有的还有版画、肖像画、版本作品、名家书法、歌曲等,从形式到内容都十分丰富。艺文著述是家族先人的心血结晶,其中的大量珍贵史料文献,有着非常珍贵的参考和欣赏价值。但是,由于艺文著述的种类、内容繁多,而又良莠不齐,还需后人用心整理,方能使家族中的艺文精品得以流传和利用。在续补家谱现代艺文著述时,需精心挑选,慎重录入,把最有价值和代表性的文献传给后代。

七、家谱图像

家谱能合书、图、史、表、志为一体者,利用价值就显得大些。家谱主要以文字内容为主,图片资料为副,一张好的图片、照片能将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特质传达出来。将图片、照片纳入家谱的意义在于,为家族传承提高了一个最直接的环境背景,使家谱不在局限在文字文字记录、整体概念也变得鲜明而生动起来。能让人对家谱有更进一步认识的古地图或老照片,均应该被收入家谱里。家谱包括:

1.老照片。家中存有的古老黑白照片、一家人的合照等,都有其历史价值,是见证家谱的最原始材料。

2.祖先图片(遗像、人物画、肖像画)。中国历代以来多有大量之人物画及肖像画,其中有大部分是为了纪念先人,或表达对圣贤亲人的追慕。也有些家谱将家族先人中显达之人,画出其仪容,置于卷首,以求达到光大族望,启迪后人的目的,有些也刊载一些先人手泽遗墨。

3.风水图(祠堂图、墓图)。祠堂是供奉先人的地方,在古代更是家族聚会之所,所以一般的家谱均有记载和刊载建物版图、描绘实状,有些更是附墓图,甚至详记地理方位。人们相信一个家族的兴衰和祖辈所居住、埋葬的地点有很深的关系,这些都蕴涵着丰富的“风水”内容,所以也被称为“风水图”。

4.故居、村庄图。明清族谱中不但记述居址迁徙,很多富家所修的谱书中,还以精美的版图,印制出他们家族的庭院、楼阁、书斋、房舍等。

家谱堂号

明清以来,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议决大事的重要场所。每个祠堂大凡都有自己的堂号,从某种意义上讲堂号是宗族的标志。堂号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具有姓氏特征的堂号,如王氏“三槐堂”、赵氏“半部堂”等;另一类是没有姓氏特征的堂号,如“世德堂”、“崇本堂”等。具有姓氏特征的堂号,其来源大都伴有寓于某些含义的典故,它重复出现于该姓氏的不同支族。没有姓氏特征的堂号,大部分分别为某一支族特有或与其他宗族的堂号甚少重复,其余少量的堂号则在同姓和异姓宗族中间着较高的重复出现率。而其他的堂号,辅以姓氏、地域的限制,也能在判断宗族方面起一定的作用。如“世德堂”,丁、王、李、吴、何、沈、邵、周、胡、秦、徐、陆、陈、孙、黄、曹、许、张等数十个姓氏都有此堂号,而且同姓中的不同支派也有,出现的重复率极高,但加以姓氏、籍贯等条件限制,就可缩小范围。

家谱名称

家谱名称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族谱、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称法。从中国家谱发展的历史看,宋代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大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作用已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亲亲之道的提倡。家谱的编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总的来看,宋元时代民间私修家谱尚未形成风气,并不普遍,而这一情形的转变主要是在明代。

家谱体例

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体例的变化与内容丰富是此前谱牒所少有的。明正德元年所纂《余氏会通谱》内容包括新旧序、跋、辨、图、外传、外纪图、世系图、茔域图、卷末跋、后序。《休宁文昌金氏世谱》内容已较全面,包括序、凡例、列士、金氏本国、世系、事略、行实、行状、墓志铭、杂著、记、诗、赞、规约。明嘉靖十八年许璞、许汉纂《许氏统宗世谱》,内容涉及序、名人传记、行状、墓志、世系。明嘉靖三十四年朱世恩纂《朱氏统宗世谱》,内容涵括历代谱序、敕命、凡例、像讚、祠屋图、墓图、传、世系图。明嘉靖三十七年黄侍、黄仁德纂《左田黄氏孟宗谱》,内容包括序、图、地理志、姓氏源流、世系、文翰。明隆庆六年许可复、许凤翔纂《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吸收并总结了嘉靖以前家谱的有关内容,且有所扩展。该谱涉及历代谱序、目录、世系图、考、先世文翰、序、说、传、记、寿叙、赋、诗、歌、词、挽诗、行状、赞、祭文、谱说、领谱字号等诸项内容。

明万历以后,字谱内容较前更为丰富。隆庆、万历年间歙县殷氏宗族“始为谱,其大凡有姓氏、本原、世系三考”,其后内容又扩充了“世德、规范、训典、文献、宅第、丘墓、遗文、遗迹、里社九考”。万历五年吕仕道纂《吕氏续修宗谱》,涉及目录、书法、凡例,历代谱序、像赞、迁源源流、祠墓寺图表、里居图、姓氏来源、世系、世德、规范、训典、文献、遗事、丘墓、祭田、家规、修谱衔名、修谱总论、后序、跋等内容。该谱的列诸项涵盖了后世家谱所具备的基本内容。万历十八年程弘宾纂《歙西严镇百忍程氏本宗信谱》,分谱序、谱例、纪源、传疑、传信、世系、世传、内传、保莹、遗翰、族约、续后十二篇。万历末年修成的休宁《曹氏统宗世谱》,涉及序列、题辞、谱引、谱歌、谱诗、恩荣录、曹氏先达、迁徙源流、坟墓、后序、跋、谱约、支谱图、统宗谱系小叙、系图、事略、重修族谱叙略、家乘序、诗集序、遗嘱、跋等内容,名目纷繁。同万历以前所修宗谱相比,内容得到大规模扩展,几乎囊括了与宗族相关的所有事项。通过对上述明代宗谱的分析,不难发现,与宋元谱相比较,明谱新增加的内容主要体现为家规家训、祠产族产等宗族制度的相关方面,这也正是明代宗族制度较前有所发展的一个反映。

关于体例方面,明谱在因袭欧苏谱例的同时,增加了“志”、“图”、“考”、“录”等项新内容,这是明修宗谱进一步吸收正史和地方志编纂学上成果的重要体现。明代宗谱体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纲目体,以纲统目;二是条目体,一事一目,互助统辖;三是纲目与条目的混合体。且愈往后,这种混合体的方法在宗谱编纂中愈益得到广泛的运用。与明代以后所修宗谱相比较,明代所修宗谱的体例已比较完备,且大体上已定型。此后清、民国年间所纂宗谱在体例上基本承袭明谱,变更甚微。

家谱价值

谱牒之学是历史学的边缘学科,家谱和正史、方志一起,是构成中国历史文献的重要类型。现存的大量家谱为史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并对社会学、民俗学、人文地理和遗传学,有重要参考价值。现存的家谱无确切数字可考。藏于国内外图书馆的估计约在万种以上,此外还有不少散于私家手中。在国外,收存最丰的是美国犹他家谱学会,已有万余种(其中相当部分是20世纪70年代中至80年代中在台湾搜集的家谱表)。上述家谱,从纂修时间考察,保存最多的是清代,约有数千种至万种;其次是民国,亦超过千种;明代以前则不满百种。从地区看,北方远不如南方,南方所存家谱数目尤以江苏、浙江最为突出,约占现存谱数的一半多。据初步统计,目前漳州市图书馆收藏家谱489种,计660册。包括白、蔡、陈、戴、丁、邓、冯、范、方、傅、高、郭、黄、韩、何、洪、胡、简、蒋、柯、江、赖、李、刘、林、鲁、连、吕、蓝、卢、苏、孙、沈、施、邱、阮、宋、饶、石、童、魏、汪、吴、王、许、萧、薛、徐、谢、杨、叶、颜、游、袁、余、郑、曾、周、朱、庄、赵、钟、张等63姓。其中陈、林、黄、李、吴、杨、郑、庄等大姓的家谱资料各有20种以上。反映出漳台家谱数量大、品种多的特点,是漳台关系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修谱的作法,也传到朝鲜、越南和当时的琉球,现在中外图书馆,往往藏有这些国家的家谱。中国家谱,从存留至今的家谱疑信相渗、精华与糟粕同在现状来看,家谱具有以下三方面价值:

1、家谱的历史价值。作为家族繁衍、活动档案材料的家谱,保存了历代不同地区与世系活动相关的丰富资料,它对于相关学科,诸如社会史、移民史、人口史、地方史等都具有史料价值,这已为众多的有识之士所论证。史学大师顾颉刚认为:“我国史籍之富,举世无比。然列入公认的官修正史,由于种种原因,自今论之,尚难允称‘信史’。今青年治史学,当于二十五名外博求史料,取精用宏、成就当非前代所可比。而今我国史学领域有尚待开发的二个‘大金矿’,即地方志和族谱。它一向为治史者所忽视,实则其中蕴藏无尽有价值的史料,为‘正史’所难于悉纪而不为人所知者”。作为史料价值,要在求真求实。尽管家谱修撰早有“信以傅信,疑以傅疑”、“循实记载”、“置诸阙疑”等主张,但是,出于种种家族利益的考虑和显耀门庭的诱惑,谱学界的伪俗之风在每一朝代都存在,因此,用家谱史料,必须严格甄别真伪,不可全信全疑。

2、家谱的文化价值。家谱在我国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有独特内涵、浸润着民族情愫的谱牒文化,它对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孙中山说过:“族谱记述的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大团结,扩大到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特有的良好传统观念”。中华民族就是在自己独特的环境中,经过几千年的酝酿由众多族源融合、自然形成的以汉族为核心的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相对独立共同生活的地理生态系统,漫漫历史长河的共同创造,彼此密切交往不断分化和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也产生了千枝一本,万水同源的民族凝聚力。

3.家谱的寻根价值。今天炎黄子孙已经走向世界,遍布五大洲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人已经超过5500万。尽管他们之中已有不少人入籍于所在国,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改变他们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据统计:1996年世界共有华人社团9255个(世界性的华人社团就已超过70个),其中属于亲缘性的宗亲社团占了34%,有3147个。海外宗亲社团是民族感情和民族文化凝聚的产物,他们有强烈寻根的愿望,这就是“血浓于水”的情感。炎黄共祖的文化认同,是以姓氏溯源的谱系为根据的,它深入人心,代代相传,成了民族集体的潜意识,这正是谱牒文化所发挥的作用。每一个有心寻根的子孙,都可以凭借族谱的史料,找到家族的发祥地和生命的本原。

据美国犹他家谱学会的调查,台湾民间存有新旧谱20000多种,其中有10613种记载大陆24个省市251个姓氏向台湾移民开墓祖的资料,祖籍福建的姓氏谱有4730部。漳州人自明清以来,多次大批跨海移居台湾,至少有986000多人迁台开基,有800万人左右的台胞根在漳州,约占台湾总人口35.8%。漳州向台湾移民已知姓氏共104姓,已知存有族谱1800多部。其中,南靖县40409部,诏安县37353部,平和县31320部,漳浦县33306部,龙溪县42220部,海澄县2169部,长泰县1532部,另有标注漳州府者3798部。在漳州市政协组织开展千村万社的大规模姓氏调查中发现,漳州民间至少有400部以上旧谱牒记载着漳人开台始祖资料。在漳州市图书馆馆藏家谱中,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手抄本。明末清初是漳州人民迁徙台湾的重要历史时期,家谱记载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其他史籍无法替代的参考价值。

 家谱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考察,应该着重考察谱牒文化产生、发展的过程,现象、规律、社会影响和作用。谱牒文化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全用史料价值的标准来要求它。比如攀援历史名人为始祖的现象,从历史价值的角度考察是不可取的,但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考察,它又往往起了名人效应,凝聚、鼓舞族群的作用。又如同宗共祖问题,从历史的真实看,任何一个姓氏,其来源都十分复杂,历代改姓、赐姓、冒姓层出不穷,欲求血缘的绝对纯洁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作为已形成的文化认同是不必深究和苛求的。所以既要重视历史价值的开掘,又要重视文化价值的开发。在实际运用中更要发挥家谱在凝聚社会群体,增强民族凝聚力,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为振兴中华和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

http://www.hxtian.cn/bbs/dispbbs.asp?boardid=23&id=9171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