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殷逸事迹介绍
殷逸原名殷朝法,江苏省丹阳县访仙乡塘里村人,一九一九年一月二十九日出生于一个农民的家庭,六岁丧父,在叔父家长大,清寒的农家生活,使他懂人事较早,并从小养成了秉性刚直、不畏强暴的性格。他读书刻苦,成绩优良,十六岁考入丹徒县黄墟师范学校。一九三七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抗日自卫队军需、苏皖抗战支队营长、南通县警卫团参谋长、团长等职,曾屡建战功。一九四四年四月,在一次遭敌偷袭的中英勇牺牲,年仅二十五岁。
殷逸同志早在黄墟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在我党抗日救国方针的感召下,结识了许多进步青年和爱国志士,读了许多书籍,积极追求革命真理,立下了“为拯救中华而读书”的誓言。
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事变以后,江南大片国士相继沦陷。热血沸腾、仇恨满腔的殷逸同志目睹侵略军蹂躏农乡的大好河山、屠杀无辜百姓的罪行,意识到只有组织起来,拿起武器坚决斗争,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挽救国家的危亡。于是他毅然弃学回家,投笔从戎,参加了梅嘉生等同志领导的抗日自卫武装队伍,这支抗日武装提出了“抗击日军。保卫家乡”的口号,与日军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因而深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许多贫苦农民都纷纷要求参加这支自己的抗日队伍。
殷逸同志参加抗日部队以后,担任军需工作。他工作极端负责,当时革命斗争异常艰苦,缺少武器,得靠自己想办法解决。他们一方面从敌人那里缴获武器来武装自己;另一方面还得靠自己筹集资金去购买武器。为了解决部队的给养来源,他和梅嘉生等同志一道,亲自动手创办了小农场,生产粮食,解决了部队的一部分生活问题。一次,殷逸联系到一批枪支,但部队一时没有经费,他便回家动员母亲卖掉一部分土地支持部队。他母亲是个农家妇女,开始思想不通,认为土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需靠它来养家活口,担心卖掉土地生活会问题。殷逸耐心地给他母亲宣传抗日道理,说:“日军侵略中国,危亡在即,如果国家亡了,即使有土地的也不能活下去,卖掉土地买回枪支,打败日本侵略者,才能过太平洋日子。”他跟母亲磨蹭到半夜,他的一番话深深打动了母亲,终于把母亲说通了。第二天,他把一部分土地变卖后,买了枪支,支持抗日自卫队。由于他积极工作,千方百计地保证了部队的供给,从而使队伍不断得到发展壮大。
一九三八年八月间,殷逸同志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他随部队活动于访仙桥、新丰、大港一带地区。部队虽在家乡活动,但他总以革命利益为重,难得回家一次。偶然回到家里,他爱人对他的安危有些担心,他又耐心地向爱人宣传抗日形势和革命道理,使爱人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生活的担子,支持他革命。
一九三九年春,根据抗日形势发展的需要,殷逸随部队渡江北上,开辟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此时,他由军需工作调任军事领导工作,在苏皖抗日支队的一个营里担任营长。他机智勇敢,曾单身闯入敌人驻地,一下子缴获八支枪;还曾仅带几名战士设伏,把日军的两只拖船打沉。
一次,殷逸爱人带着孩子到苏北来看望他,但他的工作很忙,经常外出执行任务,有时一去四、五天都不回来,顾不得向亲人倾诉衷肠。大年三十,他接到任务又单身外出了,谁知途遇绥靖军被抓,后经组织营救,在同志们的策应之下回到家里。他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似的,一到家就乐呵呵地说:“恭喜!恭喜!”并逗着孩子玩:“你真有福气,坏人没打死你爸爸,又可以抱你了。”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当时部队领导很关心殷逸同志的成长,陈毅、陶勇、梅嘉生等首长亲自前往看望,祝贺殷逸夫妇团圆,表扬殷逸作战机智勇敢,并对他爱人支持革命给予热情的鼓励。
过了年,部队有新的任务,准备转移,殷逸便动员爱人带着孩子回家。他爱人一时想不通,认为在战争年代,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不知这一走是生离还是死别,于是哭着宁愿“活就活在一起,死也要死在一块。”殷逸与他爱人的感情是很深的,他也很疼爱孩子,但为了抗日救国,他恳切地劝慰爱人说:“我们不能无谓地牺牲自己,在这里行军打仗,带着孩子不但不方便,还增添部队的麻烦,再说现在部队的供给也十分困难,我们不能给部队增加负担啊。你回家带好孩子,照顾好母亲,让我好安心工作,这也是对革命的支持呀!”他爱人也懂得殷逸一颗心完全扑在革命上,但感情一时转不过弯来。要求殷逸一道回家看望一下年迈的母亲。殷逸便对爱人说:“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也知道做儿子的应该怎样孝敬母亲。眼下敌情紧张,我怎能离开部队呢?等到打败了日本鬼子,我一定回家看望母亲。”他终于说服爱人愉快地带着孩子回家了。
一九四○年冬,新四军挺进通、如、海、启,殷逸随部队到了南通县。之后不久,又调去盐城抗大学习,并任犬队长。一九四二年秋,学习结束后,他被调任南通县警卫团参谋长。为了提高部队的军事和政治素质,他到任后,就组织基层干部分期分批进行短期集训,振备了部队的精神面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队员们都感到参谋长很有才干。到了这年年底,为了做好抗日反“清乡”斗争的准备,从部队到地方都很紧张。殷逸在县委领导下,认真执行上级的指示,搞好部队的“精兵简政”,抽调一些有战斗经验的部队干部和一部分战士去充实区级武装,以加强区队的战斗力,这对以后坚持原地斗争,广泛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九四三年四月反“清乡“斗争开始,殷逸与梁灵光、周一峰等领导同志一起,坚持在“清乡”区内,带领南通县党政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当时敌情很严重,日军的矛头直指团和党政领导机关,而县团只有三营一个营的兵力留在“清乡”区内,其中大部分力重已充实到了基层去了。作为县团参谋长的殷逸同志,责任很大,既要组织部队跟敌人周旋,又担负着掩护首长和党机关的重任。在严后果的敌情前面,他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带领部队认真执行了“避敌锋芒,保存自己”的方针,经过艰苦的斗争,保存并壮大了自己的力量,终于取得了我县第一期反“清乡“斗争的胜利。那时斗争确实很艰苦,部队和机关有时一天要遇上几次敌情,他机智沉着地带领大家摆脱敌人,确保首长和机关安全,同时瞅准机会打击敌人。就在这年的十一月二十九日,日军山本大队长率部在石港附近企图突袭南通警卫团一部,县团指战员将计就计,绕敌侧后出击,痛歼日军,打死打伤日军十余人,山本大队长被当场击毙。这次战斗的胜利,大大鼓舞了人民群众反“清乡”斗争的信心。
第一斯反“清乡”斗争取得胜利之后,殷逸同志担任了南通县警卫团团长,他的担子更重了。当时斗争形势更加复杂,日军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疯狂地进行更残酷的“延期清乡”。为了迎接新的战斗,殷逸发动部队指导员认真总结了批一期反“清乡“斗争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了部队的建设。当日军集中力量把矛头指向县团主力和党政机关时,他果断地组织区乡武装全面开展游击战争,组织短枪队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从而转移了敌人的视红,分散敌人的兵力,打乱了敌人的部署。当日军的矛头指向区队武装时,他立即深入基层,研究敌人的活动规律,如在”延期清乡“期间,金沙区日军据点的机动队很是猖狂,以数倍兵力搜剿金沙区队。他率领两个班插到金沙区,及时帮助金沙区队制订了对敌斗争的策略,又一次挫败了日军的阴谋,从而保存了区队的实力。
殷逸同志具有较好的军事素养,遇事沉着冷静,作战机智勇敢,是个优秀的指挥员。他善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坚守在反“清乡”斗争的前哨阵地上,亲自率领部队在区队和民兵的配合下,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何机袭击日伪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保卫了抗日民主政权和根据地,为革命立下了战功。
殷逸同志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和战士同甘共苦,打成一片。他工作积极,常常干到深夜才休息,临睡还要察看一下周围的动静。他非常关心战士的生活,夜里经常检查战士的住所,给战士盖好被子。尽管战斗生活紧张,部队经常转移,但每到一处,他都要带领战士替群众挑水、扫地;部队撤离时,他还要检查一下群众纪律的执行情况。所以,殷逸同志受到战士、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一九四四年二十六(农历四月初四),南通县委、县政府和县团机关驻在兵房东南七管这个地方,由县团七连的两个排负责警卫。中午,兵房据点的日伪军二十余人,化装成下海渔民,由汉奸带路,偷袭我机关驻地。殷逸等同志得知这一情况,立即组织反击,经过激烈战斗,把敌人打得仓惶逃走,而殷逸同志却在这次战斗中不幸英勇牺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