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殷论商(修订稿)

热度50票  浏览2007次 时间:2010年5月07日 12:37

两宋间,官至右武大夫的殷秩(字秉常,1099-1167),建炎三年(1129)二月,以千兵官于汴都,因金人逼,奉命护送宋高宗南渡越州:今浙江绍兴]。于隆兴末年(1164)因病乞休,定居今镇江丹徒大港,乾道三年(1167)卒,葬于大港,历425年后,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又由其十五世孙明代户部、兵部尚书殷正茂力挺迁葬今丹阳经山泉水湾雀梅墩。现墓尚存。据现代江南姓氏研究学者殷耀祖、殷民栋考证:殷秩一脉茂枝,如葛藟之莫莫;文昭武穆,似瓜瓞之绵绵诗书,忠厚家令人不禁心焉慕之!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苏南的华墅殷氏、黄墟殷氏、麒麟殷氏、留村殷氏、姚巷殷氏、申港殷氏、江震殷氏、谷阳殷氏、锡北殷氏、海安殷氏、云亭殷氏、月城殷氏、常北殷氏、润城殷氏、村前殷氏、张家港暨阳香麓殷氏和安徽歙县之上里殷氏等分支都是殷秩的后裔,其人口总数起码在二十万以上,该支可能是目前有谱可考的国内最大的殷氏分支,上海图书馆馆存的各支各种版本殷氏族谱中,以该支的族谱品种最多。因此殷秉常被尊为“宋代殷氏南渡始祖”。

宋元交替之际,中原一带,兵荒马乱,殷姓和其他姓氏一样四处逃难,分布更加广泛。如江苏常州殷氏等即是于宋元之际迁来的。元末,因战乱,中原一带出现了“千里无鸡鸣”的现象,人口十分稀少,农田荒芜。因此,明初,朱明王朝将有计划的分期分批的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政策列为国策。著名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事件即是将当时人口密度很高的山西各姓氏返迁到中原地区的一例。殷氏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被迫迁返河南、河北、山东西部的姓氏之一。据据《明史》、《明实录》以及大量的家谱、碑文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河南人口为1891000人,河北人口为1893000人,而山西人口却达4030450人,比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还多近30万人。明初光由山西一地外迁至河南、河北等地的规模较大的强迫移民事件就有十几次,每次移民动辄数千户,甚者户数逾万。明初至明中,还有一个史家不敢记载,因此正史无记录的大规模移民事件,那就是将江南人口移向荒芜苏北的苏州阊门移民事件。在这次移民事件中江南殷氏中凡是支持盘踞吴地(今苏州)的张士诚义军的江南富户被一律驱赶到荒芜苏北沿海充当盐丁,去烧盐,且不得列入“民籍”,只能列入“灶籍”,笔者所属的海州朐阳殷氏就是其中的一支,我家世代相传,祖籍陈郡长平,先祖为避晋永嘉之乱,南渡过江。我始迁祖殷聪约在明隆庆年间(约在1570年左右)被明军经苏州阊门举家(携夫人刘氏和潮、岗、谷三子)迫迁到苏北海州朐山之南定居(烧盐为生,被列为灶籍)。故我这一支叫海州朐阳殷氏。传至五世(明末清初)又由朐阳迁古涟水地区(即清安东县,即今涟水、响水、灌南、滨海一带)定居。现在苏北和鲁南地区的所谓红蝇赶散洪(红)军赶散等传说,当指明初至明中的苏州阊门移民事件。红蝇赶散,是一民间的咒骂称呼,在明、清文字狱盛行的时代,史家不是不知,而是不敢秉率直书,只好回避这个民怨很深的事件,这就是正史中不见正式记载或只有蛛丝蚂迹零星记载的明初苏南人口大驱散的真实原因。据现代学者研究 ,明初洪武年间至明中为巩固朱明王朝的封建统治,打击张士诚残余势力,确实发生了政府强迫苏州一带富商向海州沿海地区的人口大迁移,大多数人不敢直接说洪武赶散,就一代代地讹传说成是红蝇赶散洪(红)军赶散红蜂赶散等咒骂的词语。如灌云县博物馆,就有一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新安镇志》手抄本,其中比较翔实地记载了洪军赶散的发生原因及经过。该《新安镇志》记载:大明洪武登基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之洪军赶散。子孙相承,定为世例,传至嘉靖,适奉旨赶散,而苏州阊门周姓、常(常州)之无锡惠姓、及刘、管、段、金等姓皆被赶散,来至朐南(即朐阳山之南的海州地区)芦苇荒所,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后人烟渐繁,乃诣州请为州民,州牧载入版图,是为里人。又据《苏州市志》载:据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统计,时苏州府领县64700户,190万人口。初年为加强国家统治,开发落后边远地区,实行戊边屯田制,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洪武五年(1372年)迁苏州阊门一带富户百姓,至苏北沿海州地区(盐区),二十四年(1391年)迁苏州富民,充实南京。永乐元年(1403年)迁苏州等地富民,充实北京。由此,不难看出,明初至明中的确实行过强制性的迁民政策,且这种政策贯穿于明朝始终,不仅限于苏州,包括江南的杭、嘉、湖、苏、锡、常和北方的山西等人口密集地区。

明初至明中,战乱减少,社会由动荡逐渐趋于安定,各地殷氏宗族又开始呈恢复壮大趋势,此时南北方都出现了较大的殷氏宗族。明初,南方殷氏,浙江嘉兴殷近仁、殷厚善兄弟以博学孝悌闻名于世;萧山殷旦任监察御史期间,不避权贵,留下了“殷旦入朝,百官失色”的佳话;常州府无锡人殷序,是有名的能吏;广西临桂殷从俭,曾任岭东兵备,是当时抗击倭寇的一员主将;应天府潭阳(今南京)人殷迈,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郞管国子监事,是一位名士;先任两广提督后又升任兵部、户部尚书殷正茂为代表的徾州府歙县(今属安徽)殷氏。北方殷氏则有以户部尚书殷谦为代表的顺天府涿州(今属河北)殷氏;

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与殷正茂同朝为伍的殷士儋(人称殷阁老”)为代表的济南殷氏;以南京工科给事中殷云霁为代表的山东寿张殷氏;以总兵殷尚质为代表的天津卫殷氏等。此外,还有以奉大明洪武皇帝命入川驻守因功御封滇南武略将军殷成式(原籍苏州府昆山县城马军巷,属江南殷氏支脉)为始祖的四川西康建南殷氏,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板冠军殷剑就是殷成式的二十一世孙女除大陆外,明代殷氏播迁入海南岛,其支脉初祖殷谱连入琼落户于今海南万宁县窝子村。

清代殷氏布更广,全国各地殷氏纷纷开始修族谱,反映了各支脉在不断壮大。陕西咸阳人殷化行,在清收复台湾后任台湾总兵,成为有始记载殷氏入台第一人;河南新乡人殷元福是康熙年间提倡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晚年主持杭州敷文书院,影响很大;晚清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南)人殷兆镛(为宋代殷氏南渡始祖殷秩裔孙),历任翰林院编修、兵部和礼部侍郞,多次疏清抵抗外敌。笔者就读清华大学时,亲眼见到殷兆镛撰写的水木清华轩联:

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皆非凡境

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此轩联,在文革期间被破坏,现已修复,今已成为清华大学一景。

  经明清两代迁徙,殷姓人士已遍布全国各地。清代以后殷姓陆续又有渡海赴台及扬帆出洋的。近代以来,随着留学、经商、对外交流的增加,世界各国华侨中殷姓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近代现代殷姓中也不乏名人,不再一一列举。

      

 六、殷姓人口的古今分布的统计资料:

 

秦以前,河南地区一直是殷姓的主要居住地。

  秦末,殷姓的主要族群集聚在河南河内野王(今沁阳一带)。

  西汉初,殷姓的主要族群由河内野王南移到淮河上游的汝南和陈郡长平,形成望族,以汝南为郡望。

  东汉末至三国两晋时,殷姓的主要族群由淮河地区向东南迁移,南渡江左,全面进入江南地区,但他们当时总以为是权宜的,是客居他乡的,没有想到这一迁就会“客居”成百上千年,但为不亡本,他们一直坚称自己是陈郡长平人,一直以汉初殷续封地汝南为郡望。

  唐宋时期,殷姓在江苏(主要是江南)形成大族。明朝时殷姓已散播到全国各地。

明朝时,全国殷姓约有12万人,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13%,排在第130位。当时江苏为殷姓第一大省。江苏殷姓约占全国殷姓总人口的36%。全国殷姓主要集中分布于江苏、山东、江西、浙江四省,这四省殷姓大约占全国殷姓总人口的69%

宋、元、明600余年,殷姓主要族群总的趋势是向东南地区迁移,至明末,以江苏为中心的殷氏聚集中心已经形成。

2006年的全国人口科学抽样的统计数据推算,当代殷姓人口约170万,为全国第110位大姓,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14%。自宋朝至今1000年间殷姓人口增加率成上升态势。目前殷姓主要分布于云南、江苏,这两省殷姓人口约占全国殷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安徽、山东、湖北、河北四省,这四省又集中了殷姓总人口的20%。目前全国形成了以西南云南、东部苏皖为中心的殷姓聚集区。东部苏皖为中心的殷姓聚集区是在历史上形成的,是可以理解的;但对西南云南的殷姓聚集区是怎么形成的,目前还缺乏可信服的统计资料,还有待于我们去研究。

殷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在云南大部、川黔南部、广西西部、陕鄂渝交汇地区、苏皖大部、上海、鄂皖贑交汇地区、宁夏大部、甘肃西部、青海东北、新疆西北、冀辽蒙交汇地区、黑吉东部,殷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为0.21%,其中心地区可以达到1.6%以上, 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1.8%,该地区居住了大约48%的殷姓人群。在山东大部、皖苏北部、鄂贑浙中部、湘黔北部、河南东南、重庆南部、广西中部、川甘大部、青海东南、陕宁南部、辽吉大部、黑龙江中部,殷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14%--0.21%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5.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1%的殷姓人群。注:这里引用的统计数据出自现代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研究权威学者袁义达主编的《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中册第100-10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月每第1版,上海。]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