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湖北大冶市殷祖镇殷德旭等宗亲问

热度26票  浏览2177次 时间:2012年8月01日 18:59

湖北大冶市殷祖镇殷德旭、殷彰寅宗亲

              

            殷商两网站长  殷作斌   2010-4-18

 

德旭、彰寅宗亲大鉴:

 函悉。得读贵支民国丁亥(1947,民国36年)部分谱页和宋乾德元年(963)开信公旧序,甚为欣慰。其中开信公旧序是我目前读到的最古老的一篇我族谱序,文字朴实无华,甚为可信。文中所述,概为实情,与余多年之研究不谋而合。是文是谱,价值颇高。切望在此基础上,继续查找贵支明清旧谱,与我殷商两网密切合作,制成电子文本,以与族人共享。现将贵支所提之问题,就我所能,统答于后。为便于族人研究,同时公开发于网上。

一、   对开信公撰宋乾德旧序之解析

 贵支谱载四十五世祖开信公于宋乾德元年(963)癸亥岁八月十五日所撰之谱序文字是否可靠无讹,尚有待于与他地别种谱本印证。但对该序中述及的几个问题试解析如下:

 

  一曰……汤之十世孙,盘庚改商曰殷,后世遂以国为氏焉。”

 

这是殷氏源于殷商之说。这个观点与古之姓氏史专著(如唐《元和姓纂》、清《南北史表》等)、各地殷商后裔家乘宗谱之记载,均合,非讹传也!查甲骨学研究史,诸多学者原说甲骨文中无“殷”字,现马如森氏所著《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注1361—363页“增订第卷八(13字)计(84字)”中已列出甲骨文“殷”字的三种字形和金文“殷”字的一种统一字形(马如森氏将甲骨文“殷”字排在第1133号),从此结束了甲骨文中有无“殷”字的百年争论。不过,据近代研究,殷姓非上古古姓[注2,多数学者主张,殷姓是在周灭商后,殷商王室后商(又有微子后裔说、帝辛子武庚录父后裔说、朝鲜殷氏系箕子后裔说三种)为不忘本,以国为氏,才有了殷姓[注3

 

二曰族谱“历周秦列国、楚汉约一千二百年,竟邈焉无闻矣!”

 

这种说法符合实际。吾殷族自为周人打下去以后,直到达秦入汉,只有微子宋一支香火延续,从总体上来说,一直处于受压状态,社会地位低下,无力甚至不允许修建族谱,当是实情,即使有部分支谱,也难传世。

  

三曰族谱“自汉至宋乾德元年(963)癸亥,约一千一百余年,乃得闻其略耳。”

 

这个观点,与正史、野史、姓氏史的记载吻合。周灭商,特别是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之后,如何处理分布区域广大、人数众多、经济发达、文化先进的殷商遗民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最后采取了分化与统一监管相结合的方法。一是将“献民”(指与西周政治上基本一致或不反抗的殷商贵族)迁到周的腹地----九毕,二是把大批“顽民”迁往驻有“八师”的成周(今洛阳一带),实行军事管制,三是封受帝辛纣排斥的对团结殷商遗民有决定影响的箕子于朝鲜、封微子于宋等,并带去一批殷商遗民,四是将一部分殷商遗民分别赐给不同的诸侯国管理,如卫、郑、鲁、齐等国都得到了殷商遗民的封赐(作为奴隶),五是将殷商王朝的巫、祝、卜、史等知识分子和专门技术人才或调往镐京(今西安西南)或派给各诸侯国任以职事,六是将部分殷商遗民向中原以外地区迁徙,以后融入当地各部落。西周处理殷商遗民的这六条基本国策是造成今殷氏分布全国的最初原因。

但不管怎么迁移,在西周时期,中原地区仍是殷氏比较集中的地方。春秋战国时,殷氏的主要聚居地仍在今河南境内,其中殷墟近域的卫国最为集中。秦统一中国时,迁卫国君及卫王族于太行山野王(今河南沁阳一带),殷氏亦随迁野王,当时秦实行将天下著姓大族迁往关中地区和其他地方的国策,殷氏此时又一次被迫由中原迁往他处,如陕、晋、和江南的会稽郡(今苏州)。秦处理六国遗民的这一国策是导致今殷氏分布全国的第二个古老原因。但是秦末,殷氏主支仍大多居于河南野王、睢阳(今商丘)一带。

入汉以后,(汉初)野王人北地太守殷续以功封于汝南(这是殷氏获得汝南郡望的原因),后移居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其后裔衣领相继,成为长平最大的门阀贵族(后于晋永嘉之乱后,长平殷氏主支南渡江左,成为东晋第六大门阀世族,但为不忘本,移居江东已数百年的长平殷氏,仍坚称自己为陈郡长平人),终使殷氏在自晋至唐八百年间,实现中兴。据现代姓氏学者汤锦程在其巨著《中华汤姓源流[注4一书第114页考证:“东晋时期,殷姓社会地位仅次于‘崔、卢、王、谢、郑’五大门阀。”又据王国生在《周口师专学报》第14卷第1期上(19973)撰文《晋---唐长平殷氏世系表》考证说,长平殷氏自晋至唐八百年间传十八代,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之一。其间,正史有传者达二十五人,如《晋书》卷七七有殷浩传、卷八三殷顗(凯)传卷八四殷仲堪、简之传,卷九九殷仲文传;宋书》卷五九殷淳、孚、臻、冲、淡传,卷六三殷景仁传,卷八六殷孝祖、殷琰传;《梁书》卷二七殷钧传,卷四一殷芸传;《陈书》卷三二殷不害、不佞传;《旧唐书》卷五八殷开山、闻礼传,卷一六五殷侑、羽、盈孙传;《新唐书》卷一九九殷践猷、季友、仲容、寅、成已传等。各代为官者达五十七人,如汉北地太守殷续,晋荥阳令殷裒,濮阳相殷识,光禄勋羡,太常卿融,建武将军浩,晋陵太守师,吴兴太守康,左光禄大夫茂,太常允,荆州刺史仲堪,尚书仲文,南蛮校尉叔献,中书郎顗;南朝刘宋时有特进右光禄大夫穆,建安侯殷孝祖、悉、慧达,右军长史道鸾,剡令旷之,尚书仆射司空景仁,中书黄门侍郎淳,御史中丞冲,太子中庶子淡,尚书仆射瑷,豫州刺史琰,安南相元素,大中大夫道矜,尚书吏部郎孚,散骑常侍恒;齐太子洗马殷臻,豫章王行参军任(一名汪),司徒从事中郎;梁司徒长史芸,国子祭酒钧,尚书兵部郎高明;陈光禄大夫不害,尚书右丞不佞;隋秘书丞僧首,尚书金部郎梵童;唐吏部尚书郧国公殷开山,刑部尚书祚,御史中丞日用,文州刺史元,太子中书舍人闻礼,国子司业金部郎中令名,刑部尚书司空侑,申州刺史仲容,大理卿盈孙,吏部尚书成已,宗正少卿承业,仓部郎中佐明,秘书郎季友,大学士践猷,给事中寅,杭州刺史亮,东官学士芋、蜀王文学蔼,翰林学士文杰,内史崇义等。长平殷氏在著述方面也颇为丰富,如在《隋书·经籍志》和《唐书。经籍志》中著录的作品就有:殷融集十卷;殷仲文集七卷;殷浩集五卷,《孝经注》一卷;殷允集十卷;殷景仁集九卷;殷康集五卷;殷叔献集四卷;殷琰集八卷;殷旷之集五卷;殷芸集三十卷;凯)集十一卷;殷淳集三卷;殷仲堪集十二卷,《四部书目》四卷,《杂论》九十五卷,《妇人集》三十卷,《毛诗杂议》四卷;殷仲容《颜氏家传》一卷;殷亮《颜鲁公行状》一卷;殷践猷等撰有《群书四录》;殷敬《殷氏家传》三卷等。自晋至唐殷氏中兴的八百年间,长平殷氏留下来的作品多佚失,现在流传下来的作品仅见文55篇,诗37首,小说十卷,分别见于《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诗》、《全唐文》和《说郛》中。据初步统计,期间,长平殷氏在文献中留有姓名者达82人。

另外在秦汉之际以博士殷崇为代表的琅琊(今山东临沂)殷氏、殷嘉为代表的东海(今山东郯城北)殷氏、殷谟为代表的雁门(今山西河曲北)殷氏、殷肃为代表的弘农(今河南内乡以西陕西柞水以东一带)殷氏、殷周为代表的左冯翊(今山西大荔县)殷氏、殷通(为项羽所杀)为代表的江南会稽(今苏州)殷氏等殷氏支脉也有较大影响。总之,入汉以后,殷姓已经播迁到了今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等地。

既然,期间殷氏如此中兴,为何开信公在谱序中又说族谱“乃得闻其略耳”呢?这里有个缘故,东晋,是中国历史上士族门阀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时期,殷氏是门阀世族,族谱被列为国谱,放在国家档案里作为国宝保存,不幸的是,这中原士族随晋元帝渡江的有百家《百谱》在江东毁于一旦,北朝颜之推在名著《观我生赋》[注5中完整地记述了这件事,使我们得以了解东晋国家档案百家门阀族谱被毁这个历史事件,畴百家之或在,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原来,东晋时,流亡士族的权利以渡江先后为标准。北朝颜之推作《观我生赋》,自注说,中原士族随晋元帝渡江的有百家,因此江东有《百谱》(《百家谱》)。东晋孝武帝时,贾弼之广集百家谱记,朝廷派人帮助贾弼之撰定《十八州士族谱》,共一百帙,七百余卷。贾弼之、贾匪之、贾希镜祖孙三代传谱学。贾氏《百家谱》抄本藏在官府中,有专人掌管,并且有专长谱学的人来辨别真伪,防止冒滥(如贾希镜受伧人王泰宝的贿赂,冒入琅琊谱,经王晏揭发,贾希镜几乎被齐明帝杀死)。这一百家人才是享受政治权利的士族,后来渡江的北方士族,被这百家人呼为伧,不得享受同等的权利。东晋政权主要是这一百家的政权,西晋士族的全部腐朽性,也主要由这百家移植到长江流域。不幸的是,花了如此大力整理出来的百部家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这是中国家谱传承的第一次大损失。后随大唐之兴起,家谱传承又在灰烬中得以重生,我族唐大学士践猷公和敬公就是研究谱牒学集大成者,特别是敬公的三卷《殷氏家传》,更是研究我族历史的力挺之作。不幸的是,盛唐重新燃起的家乘业又在五代兵燹中损失几净,这是中国家谱传承的第二次大损失。

正如开信公在谱序中叹息的那样:“践猷公…….,命侄天澍手录成牒……。嗟乎!复遭五代兵燹,骨肉各散,而谱牒竟又乌有矣!

 由汉晋兴起至南北朝百谱断传,至盛唐东山再起,至五代又化为乌有,中国家谱传承经历以上两次大劫难,各姓氏世系记录断代已成定局,不可挽矣!这就是开信公在谱序中说族谱“自汉至宋乾德元年(963)癸亥,约一千一百余年,乃得闻其略耳。”的原因。

 

四曰“乾德癸亥春,在柯宅古笥中,搜览古史,偶得殷氏家谱一牒,开不胜腾躍欲飞矣!跪拜毕,盥手焚香,读之。但恨蠧毀过半,怅然者久之。携归敬录。”

 

这里写的是各姓氏世系记录断代已成定局,唯独贵支谱失而复得,得以续传的一次偶然事件:“开嘗兴水源木本之思,能不泣下数行哉。幸也,祖灵显赫,一线不绝。秦以前不可得而谱,汉以来乃可颇著。开与曾祖妣之元孙柯礼为管鲍交,乾德癸亥春,在柯宅古笥中,搜览古史,偶得殷氏家谱一牒,开不胜腾躍欲飞矣!”对这次贵支谱失而复得的偶然事件的真实性怎么看,我们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可以想象的是,该偶得之谱,已蠧毀过半,即使是华佗再世,恐怕也难妙手回春了。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贵支谱宋前先世世系讹错之缘由。事实上,中国各姓之族谱(也许,孔姓可能是例外),宋前之世系多不可信。原因已如上述。

入宋以后,直至明清,是中国家谱业发展的顶峰时期,也是各姓家谱造假极为严重的时期。如前述,各姓世系记录在宋前几乎都已断代,基本上都无法恢复了,但各姓后裔在建谱修谱时又都想有一个体面的祖先,以装潢门庭。于是各姓文人便纷纷查阅古书典籍,将该姓的历史名人冠于自己的支谱之中,请他们作自己的直系先祖。好在过去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各支的攀龙附凤行为即使全无真凭实据,甚至张冠李戴,也不会为别支知晓。其中最有影响,造假也可能最多的是欧阳修两氏的族谱。因为他们是北宋的大文豪,堂堂大文豪没有一个体面的祖宗体系,是多么的遗憾!于是他们二人带头造假,各自在世系记录早已断代的情况下重新塑造了一个体面的祖宗体系,并创立了传世的欧式谱和苏式谱经典格式。欧式谱,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其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母讳或配偶、藏地、功绩等。苏式谱,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于是各姓氏文人群起而效之,在明清之际,纷纷仿照欧、苏格式造出了己姓的传世宗谱。这就是为什么由晋至唐为实现殷氏中兴做出巨大贡献的,以晋代长平殷氏羡、融兄弟及其子孙浩、仲堪辈为代表的那几十位历史名人被全国各支殷氏你争我夺,拥立为支始祖或支始祖直系传人的原因。过去信息闭塞,这样做的客观效果是激励子孙奋发向上,本也无可厚非,但今天信息技术发达,一支修谱的信息马上就会被另一支知晓,得知自己的直系先祖被别支别派强拉去作祖宗,自己心中是什么感受,只有经历者才能体察个中滋味。

 

解析结语

 

为了避免各支族人修谱时的这种矛盾,笔者建议,在无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各支修谱时只从可考支始祖向下续修,不要无根据地或勉强地向上溯源到体面的历史名人。在这方面山东微山殷氏六修谱为我们树立了样样,他们的可考始祖是元代人戬尔公,但若从微子算起戬尔公是七十六世,若从契祖算起,戬尔公是一百零五世,若从黄帝算起,戬尔公是一百零九世。他们在六修支谱时,本可以以微子、以契祖、甚至以黄帝为一世始祖的,但微山殷氏家族理事会经过认真的讨论,最后决定以可考始祖元代人戬尔公为一世祖,而将从黄帝至帝辛,从微子到戬尔公之父德明公之间的世系列在卷首中,供人参考,不作为微山支系的正式世系。他们这样做的好处有二,一是他们自认为祖传的先祖世系可靠性差,因为与别派别支谱一样,自晋及唐的长平殷氏那几十位历史名人也全在他们谱中,二是化解了与别派别支宗亲争祖宗的矛盾。但他们这样做使本为一百三十世的(若从黄帝算起)“允”字辈变成了六修谱中的二十一世,也是有族人不乐意的。但笔者认为求真总比不求真好。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