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殷论商(修订稿)

热度50票  浏览2007次 时间:2010年5月07日 12:37

五、殷氏播迁史略:

 

殷氏现分布于全国各地,其大致的播迁过程如下:

周灭商,特别是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之后,如何处理分布区域广大、人数众多、经济发达、文化先进的殷商遗民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最后采取了分化与统一监管相结合的方法。一是将“献民”: “献民”是指与西周政治上基本一致或不反抗的殷商贵族]迁到周的腹地----九毕,二是把大批“顽民”迁往驻有“八师”的成周:今洛阳一带]实行军事管制,三是封受帝辛纣排斥的对团结殷商遗民有决定影响的箕子于朝鲜、封微子于宋等,并带去一批殷商遗民,四是将一部分殷商遗民分别赐给不同的诸侯国管理,如卫、郑、鲁、齐等国都得到了殷商遗民的封赐:作为奴隶]五是将殷商王朝的巫、祝、卜、史等知识分子和专门技术人才或调往镐京:今西安西南]或派给各诸侯国任以职事,六是将部分殷商遗民向中原以外地区迁徙,以后融入当地各部落。西周处理殷商遗民的这六条基本国策是造成今殷氏分布全国的最初原因。

但不管怎么迁移,在西周时期,中原地区仍是殷氏比较集中的地方。春秋战国时,殷氏的主要聚居地仍在今河南境内,其中殷墟近域的卫国最为集中。秦统一中国时,迁卫国君及卫王族于太行山野王:今河南沁阳一带]殷氏亦随迁野王,当时秦实行将天下著姓大族迁往关中地区和其他地方的国策,殷氏此时又一次被迫由中原迁往他处,如陕、晋、和江南的会稽郡:今苏州]秦处理六国遗民的这一国策是导致今殷氏分布全国的第二个古老原因。但是秦末,殷氏主支仍大多居于河南野王、睢阳:今商丘]一带。

入汉以后,野王人北地太守殷续以功封于汝南,后移居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其后裔衣领相继,成为长平最大的门阀贵族。另外以博士殷崇为代表的琅琊:今山东临沂]殷氏、殷嘉为代表的东海:今山东郯城北]殷氏、殷谟为代表的雁门:今山西河曲北]殷氏、殷肃为代表的弘农:今河南内乡以西陕西柞水以东一带]殷氏、殷周为代表的左冯翊:今山西大荔县]殷氏、殷通:为项羽所杀]为代表的江南会稽:今苏州]殷氏等殷氏支脉也有较大影响。总之,到了汉代,殷姓已经播迁到了今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等地。

东汉桓帝、灵帝间,河南长平一支殷姓代表唐司空殷侑之二十一代祖注:唐司空殷侑之二十一代祖的名讳待考。虽然,四百多年前,明尚书殷正茂在其《本源考》一文中,曾据 冯宿:《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一文中关键一句中的----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将殷侑二十一代祖名定为殷封,后来有人在族谱中又给殷封起了个字号叫殷建之,即殷侑二十一代祖名封字建之但笔者认为当年殷正茂将冯文中二十一代祖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这名话中的字理解成人名殷封可能不一定是准确的。按笔者看来,这段古文,加上现代标点符号断句。可能有两种断句法。一种是:“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按这种断句法理解,殷侑的二十一代祖叫殷封,这就是四百多年前殷正茂的理解。另一种是:“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或“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若按第二种断句法理解,冯文这句话中的字应是动词,即封官笔者以前曾倾向于第二种理解的理由有二:一是在冯宿的《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廟碑》一文中,殷侑对其三代近祖都恭敬有加,在曾祖名、祖名、父名之前都加有一个(殷侑尊曾祖名讳为讳楷字文绚、尊祖父名讳为讳元觉字元明、尊父亲名讳为讳怿字易从),唯独对二十一代祖却直呼其名,名字前没有加字,也没有用二十一代祖讳封字建之,这样做在避讳之风盛行的唐代应该是不可能的。实际情况可能是殷侑在建家庙时,只记得三代近祖名讳并考证出其二十一代祖在东汉桓帝、灵帝时曾被封为谏议大夫,做过大官,而根本考证不出其二十一代祖的具体名讳,故在碑文中只用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这句话一笔带过;二是将冯文中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这名话中的字理解成动词封官的封字,也是符合古汉语的句法习惯的。按这种理解,“封”字赐给帝王以爵位、土地或名号赐给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字作动词用法时的例句如下: 守敬按:申见《淯水〉篇,封在周初,其后中绝,至宣王时,以王舅改封于谢”,此句出自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卷二十九/通行本;英之封在洪武十七年,此句出自郑晓《今言》-卷一/纪录汇编丛书本;其说甚善。然窃疑康叔之封在武王时,此句出自杭世骏《订讹类编》-卷四/通行本;而英、六之封在皋陶卒后,此句出自胡渭《禹贡锥指》-卷十九/通行本。不知笔者的上述理解是否正确,请古文专家指正。]出任冀州刺史,封为谏议大夫,为避党锢之祸,隐姓埋名,弃官挈家属南渡江,栖於曲阿(今江苏丹阳),迈德流芳,或隐或显,粲於家牒,播於人闻:见 冯宿:《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这是有文献可考的河南陈郡长平殷氏南渡过江最早记录,其后成为江南东吴世家门阀,至三国时期,名人辈出。注:曲阿,古县名,秦置。即今江苏丹阳。属会稽郡。三国吴嘉禾三年(234年)改名云阳县,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名曲阿县。属毗陵郡。隋属江都郡。唐属润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丹阳县。]

三国时,有魏郡人殷登、蜀郡人殷参、吴人殷政等。即在三国时,殷姓人已南迁至今江苏、四川等地。

东晋时,陈郡长平殷氏随司马氏政权南渡过江迁到丹阳注:今南京之江宁与皖当涂之交界一带]的一支,成为江南名门望族。陈郡长平殷氏以西汉北地太守殷续为祖,西汉初由河内野王迁汝南,再迁陈郡长平。殷续之后直到西晋荥阳令殷褒之前,陈郡长平殷氏世系无法考证,因此殷褒是魏晋以后记载于正史的长平殷氏的第一位历史名人。东晋时殷褒之孙殷敞等长平殷氏代表人物[注:同批过江的可能还有殷羡之父殷识,但正史无记载]避永嘉之乱与当时司马氏政权渡江移居江左。其后在南朝宋、齐、梁、陈四朝中,客居江左的长平殷氏迅速崛起,涌现了豫章太守殷羡、建武将军殷浩 、东阳太守殷仲文、荆州刺史殷仲堪、尚书仆射殷景仁、兖州刺史殷孝祖、豫州刺史殷琰、同为东宫大学士的小说家殷芸和著作家殷钧、光禄大夫殷不害、上书左丞殷不佞等一大批历史名人,晋至南北朝期间,客居江南的长平殷氏被正史立传的多达十几人。殷敞等迁居江南以后,一开始居于丹阳:今江苏南京之江宁与皖当涂之交界一带,非今江苏镇江之丹阳,今镇江之丹阳,那时叫曲阿]殷羡之子殷浩一支后又由丹阳:同前注,即今南京]迁东阳信安:今浙江衢州]成为东阳殷氏之祖。殷浩的侄子:羡弟殷融之孙]殷仲堪任荆州:今属湖北]刺史时,其子弟随任迁居荆州。另外,当时润州:今江苏镇江]、歙州:今安徽休宁]豫章:今江西南昌]等地的殷氏也是由陈郡长平或先或后迁去的。

 北齐乾元五年(公元560年),北方的殷姓因避北齐废帝高殷名讳,被迫改为汤姓。
   
隋唐五代时期,门阀制度在政治上虽有所减弱,但门第观念仍然影响很深。这一时期,陈郡长平殷氏的历史名人中,大部分已迁出原籍几百年,在江南等其他地方生活了十几代,但都坚称自己为陈郡长平人,以示不忘本。殷不害是殷褒的第十世孙注:不害是褒十世孙,是否准确,待考从殷褒之孙殷敞移居江左算起到南陈灭亡,已经历270多年:陈亡于589年,殷不害去世于这年迁居长安的途中],殷不害长子僧首陈末随父及庾信等出使北齐被扣为人质,定居于长安,后移居雍州:今陕西凤翔县]殷不害孙殷开山:名峤,以字行]为唐朝开国二十四位功臣之一,直到唐末,殷开山的后代子孙们,都仍坚称自己为陈郡长平人。另外,再如武周时著名书画家、申州刺史殷仲容,盛唐时大学问家被大诗人贺知章称为“五总龟”的殷践猷,中唐曲阿:今江苏镇江丹阳]人司空殷侑,同州诗人殷晓藩,唐末五代名士殷文圭及其子殷崇义:入宋,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名讳,改姓汤,名悦]等,也都坚称自己是陈郡长平人。几年前在西安市南郊、唐长安城遗址西南部出土的初唐(武周)时殷仲容、颜颀合葬墓的墓志铭并序明载夫殷氏之先盖微子之后也…….府君讳仲容字元凯即陈郡长平人也曾祖英童….祖闻礼,….父令名这一墓志铭并序的出土有力地证明了唐时最有名望的祖籍为陈郡长平的殷氏仍坚称自己为陈郡长平人。

若按实际居住区域而论,隋唐时期殷氏分布更广,播迁范围西北至今陕西、山西、甘肃、宁夏,西南至今四川、云南、贵州,南至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东南至今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北至河北,东至山东,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宋代,因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名讳,部分殷姓后人为了入仕方便,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被迫改为汤姓、商姓、戴姓等。例如,陈州西华:今河南西华]人汤悦,本姓殷,名崇义,是唐末文士殷文圭之子,曾任南唐宰相,入宋后,先改姓商,名崇义,后又因名字中的“义”字犯了宋太宗赵光义名讳,于是将姓和名全改了,改姓汤名悦,是秋浦:今安徽贵池]汤氏之祖。宋代殷姓避讳改姓对殷姓一族影响很大,改为他姓的应不在少数,但普通百姓,特别是边远地区百姓仍有不少未改姓的。宋室南渡以后,已改姓的北方殷姓有的又恢复本姓,如宋末义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殷澄仍保留本姓。南宋亡后,南方已改姓的殷姓有一部分也恢复了本姓。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