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芜殷氏本源考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浪博客   发布者:殷传开
热度6票  浏览671次 时间:2009年11月09日 07:10

繁芜殷氏本源考

《繁芜殷氏宗谱》首纂于同治癸酉,公元1873年。谱序记载:“殷氏…祖籍宗阳,世居武南乡,代有名人,非同小族。自坤生公五子同起公浮家泛宅,志乐江湖,移居繁邑鲁港镇,今百有余年,人传数世矣” 。又迁鲁世系图记载:“同起 武庠生 生于康熙三十八年己卯三月十一日子时 自安徽宗阳迁居繁昌县鲁港镇…配宗阳李公之女 生子一 学源”。 宗阳,应该就是枞阳,而且当今枞阳县姓殷的人口比较多。武南乡,怀疑是“南乡”的衍文,应为现在的枞阳县枞阳镇就是过去桐城县南乡驻地所在。通过网上咨询枞阳籍的网友,得知枞阳殷氏就是聚居在旗山村、蒲洲村一带,是属于枞阳镇。

公元二零零八年十月由传开、传木、芳虎、芳文一行四人赴枞阳寻根问祖。

枞阳殷姓主要分布于枞阳县西南部,面临长江,背靠旗山,县城周围的一些村庄如旗山村、下枞阳、黄泥岗、长河口、殷方庄、殷家小洼等地。在县的西部和桐城县毗邻的义津、麒麟两个大镇也有很多殷姓居住。据当地殷姓族人估计居住在枞阳殷姓人口有二万之多,而且都是同宗。旗山脚下的殷氏宗祠据云是万历年间建造的,规模宏大,建筑技艺精湛,屋顶上二龙盘绕非普通人家所为,品位很髙,为当地其它姓氏不能相比。

在枞阳走访了殷姓主要居住地黄泥岗、下枞阳、旗山村和麒麟镇等地, 所到之处殷姓村民随处可见,黄泥岗村民皆为殷姓。在旗山村拜谒了皖桐四世祖泰公的墓地;察看了殷氏宗祠的遗址。在黄泥岗参观了殷氏支祠三益堂。四百余年的三益堂虽然已破败不堪,只存断壁残垣。但其前后三进,占地三四百平方米的规模还清晰可辨,西侧私塾堂前院内硕大的一棵茶花树,据《枞阳县志》记载已有近四百年历史,至今仍然枝繁叶茂,盛开时花团绵簇。

在枞阳县城拜访了德英公。德英公已七十六岁髙龄,是原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姻弟,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文革” 中受冲击回到故里任教,现赋闲在家颐养天年。德英公对皖桐殷氏的族史熟记于胸。在旗山村拜访了芳扬公,在他家我们看到了完整的民国癸亥培根堂四修《皖桐殷氏宗谱》。

谱载旗山殷氏始迁祖华富公与弟华贵公于明洪武间由安徽歙县上里渡江北上,定居枞阳县旗山下。万历戊寅,慎吾霖宇二公有墨谱传后;康熙庚申,国亘学奎二公续编墨谱;至乾隆甲申,士正公与峻公父子首纂《殷氏宗谱》,随后道光丁未续修宗谱、同治癸酉三修宗谱,以至民国癸亥四修宗谱。四修宗谱木刻宣纸印刷,首一卷四十六卷,共四十七册。因为已经八十多年了,部分已虫蚀、破烂,但字迹清楚,内容完整。

《皖桐殷氏宗谱》派行前十个字:国学从是振, 积德永传芳。《繁芜殷氏宗谱》派行前十个字:同学宗世正,积德永传芳,只一字只差。因“从、是、振” 和“宗、世、正” 的差误是方言中谐音的误传,实际是相同的。德英公十分肯定地说:“我们是同宗,别的殷姓没有这样的派行。”这样推算,繁芜殷氏始迁祖同起公在皖桐殷氏宗谱里应是十一世国行,但在民国癸亥《皖桐殷氏宗谱》中没有查到同起公和坤生公的记载。仅据现有资料推断:其一,皖桐殷氏首次纂修家谱时,同起公已离开枞阳多年,受当时交通和通讯的限制,到江南的人很难联络,容易遗漏。卷三十八第十五页《顺吾公序》云,“至国字行玄孙有十人”,但是顺吾公支下该谱失载。其二,《皖桐殷氏宗谱》记载的主要是四世祖泰公的后代,泰公兄弟行还有秦公应该有后,谱载秦公“生卒失考;成化十八年另立户”,其后失载。华富公胞弟华贵公在谱中仅有五世孙和六世孙为其立碑的记载而后代的详情缺失。因此同起公是顺吾公之后,在谱中被遗漏?还是华贵公或秦公的后代?不得而知了。另外,根据家谱目录资料记载,桐城(枞阳)殷氏宗谱还有光绪丙子世裕堂刻本、宣统己酉刻本、民国丙辰刻本,此皆不同于民国癸亥培根堂《皖桐殷氏宗谱》。同起公是不是其他宗派呢,现在也无法搞清楚。其三,《皖桐殷氏宗谱》第三十七卷中有“羽翔公派,相传先世由桐迁三山,羽翔公由三山返桐归宗” 的记载。羽翔公的归宗佐证了三山殷氏祖籍在桐城(枞阳),同起公出自枞阳。羽翔公是十二世学字行,其父名国磐;国磐上两代都是葬三山。同起公只有一子学源的记载,所以,当初由桐城(枞阳)迁三山,绝非同起公一人。

总之,根据《繁芜殷氏宗谱》的记载和我们亲赴枞阳实地考察、专访了旗山殷氏后人、査阅皖桐旗山殷氏宗谱,追本溯源,繁芜殷氏一支由枞阳分出应无疑议,但属于皖桐殷氏哪一支?有待后人一一考证。

                                       公元二零零九年岁次己丑季春

                                                        九世裔孙传开拜书

TAG: 繁芜 殷氏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