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阳“殷秉常墓园”启用现名“南渡殷氏文化园”不当刍议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原创   发布者:殷作斌
热度0票  浏览575次 时间:2021年5月13日 12:27

丹阳“殷秉常墓园”启用现名“南渡殷氏文化园”不当刍议

         (2021年5月2日初稿,2021年5月13日修改定稿)

 

位于丹阳市丹北镇西丰村雀梅墩(古地名鹊梅墩)的“宋右武大夫殷秉常墓”是丹阳市文物保护位。殷秉常是两宋之交时江淮殷氏心中的英雄,名秩,秉常是字,是护送宋高宗南迁临安(今杭州)的宋右武大夫。殷秉常一家世居江北泰州,系殷商王室子姓殷氏后裔,南宋初,由江北泰州迁居江南丹徒县大港镇。卒后,与夫人张氏合葬于丹徒县大港镇殷巷赵家花园边筀竹园后,后因墓地距江边甚近,洪水屡啮墓,明万历二十年(1592)春,由其十五世孙(明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兼两广总督)殷正茂主持,与今镇江的华墅、麒麟、黄墟、留村四支殷秉常后裔共议,迁葬今丹阳经山余脉之麓(经山泉水湾鹊梅墩)现址。在山间自然村鹊梅墩村中,原建有护墓“小祠堂”,门楣上方镶有砖雕“秉常陵”三字,落款为“正茂赐”。在专供祭祖活动的“敞厅”厅堂正中高悬“东汉世家”匾额。1937年冬,遭日寇飞机轰炸,殷秉常公墓碑也曾被移至村内河边作码头铺石,200211月始被发现。2003年春丹阳麒麟支族人重修墓地,将墓碑恢复原位。2016417日,在江阴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简称“苏殷会”)成立之初,即将大修“殷秉常墓园”列为建会既定任务。经丹阳市文广新局批准立项,“苏殷会”发动殷氏后裔捐款(笔者也带头捐款壹万伍仟圆人民币),终于在2018年6月2日竣工,由“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负责人确定改用现名“南渡殷氏文化园”,时《丹阳日报》和《丹阳宣传网》都作过报道。对“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负责人此举,笔者一直持不同意见。

查明代殷正茂之所以将殷秉常后裔冠以“东汉世家”之名号,是因为他声称考得东汉桓、灵间有一位名叫殷封(字建之)的谏议大夫,系唐代司空殷侑的二十一代祖,因避东汉党锢之乱,弃官避祸过江南渡,隐居曲阿(今镇江丹阳),他认为两宋间右武大夫殷秉常就是东汉谏议大夫殷封的直系裔孙。其实,明尚书殷正茂关于殷秉常是东汉谏议大夫殷封直系裔孙的考证既无国家正史支持,也无民间谱牒为据。东汉桓、灵间,是否有一位名叫殷封且字叫建字的谏议大夫,正史无考(依中华记史通例,做过朝廷谏议大夫且曾出任过冀州刺史的如此大官在正史和地方志中无记载是不可能的)。明代殷正茂当时也仅提出唐冯宿撰《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一文中的一个孤证。文曰:“追惟我氏之权舆,二十一代祖封在东汉,桓、灵间为谏议大夫,出冀州刺史,避党锢弃官,挈家属南渡江,栖于曲阿,迈德流芳,或隐或显,粲于家牒,播于人闻。”(文见《全唐文》卷六百二十四或《文苑英华》第六册卷八八二碑三九“家庙三”。上段引文中,原无标点符号断句,引文中的标点符号是引者添加的,是否正确,待专家审定。)而且,即使该东汉“谏议大夫”真的名叫“殷封”,他的字也未必叫“建之”,因为明代殷正茂当年引以为证的唐冯宿撰《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一文中并无“殷封字建之”的记载。“殷封字建之”仅见于后出的宋殷秉常后裔的家谱,如1917年版的江苏无锡余庆堂《殷氏家谱》收录的文天祥撰《秉常公传》记曰:“公讳秩,字秉常,行初一,生宋建炎间,……豈有讓于东汉之谏议大夫建之公,三国、东西晋、六朝、唐、元……”。退一步说,即使东汉时,真有个名叫“殷封”且字叫“建之”弃官南渡过江、栖于今丹阳的谏议大夫,两宋间殷秉常也未必是其直系裔孙,当年殷正茂怎么能确认东汉谏议大夫殷封就是宋代殷秉常的直系先祖呢?因此,笔者认为明万历二十年(1592)春殷正茂主持迁葬并重修秉常墓时立的墓碑(此墓碑也有可能是后人所立,待考)碑文中尊殷秉常“宋故南渡殷氏始祖是值得商榷的,现主支居于镇江一带的殷秉常后裔个别学者尊东汉谏议大夫殷封字建之“南渡殷氏初祖”更是不合适的(有人曾提议在“殷秉常墓园”中增建“东汉谏议大夫殷封墓”,后因族人有不同意见,未成)。笔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属于正史中(详见唐史学家刘知几的宏伟巨著《史通》)西晋末永嘉之乱后超过百万人口的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历史事件的中华“殷氏南渡”既非东汉殷封”过江南迁曲阿(今镇江丹阳)的个别过江南渡,又非两宋之交时殷秉常由泰州过江南迁丹徒大港的个别过江南渡,而是特指两晋之交时中原陈郡长平殷氏殷敞、殷识率领下,有组织的、一个不留的全族整体性过江南迁东晋江南侨县“长平”的一次中原陈郡长平殷氏全族性人口迁移事件,伴随这次迁移的是中华殷氏文化重心由中原“长平县”过江南渡到东晋政权设置的“江南侨县长平县”。东晋江南侨县“长平”的县治位于今江苏江宁与安徽当涂之间的“小丹阳镇”,既与东汉殷封个别南渡至曲阿(今镇江丹阳)无涉,又与南宋初殷秉常由江北泰州南渡至江南丹徒大港无涉,且东汉殷封与南宋初殷秉常的个别南渡都不具有中华殷氏文化重心由江北中原南渡过江的迹象,我们怎么能认为南宋初殷秉常一家或东汉殷封一家个别南渡就代表整个中华殷氏文化重心由江北中原过江南渡至江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呢?因此笔者认为主支居于今镇江的两宋之交殷秉常后裔只能将殷秉常视为其本支的南渡殷氏始祖”,不能认为殷秉常就是整个中华殷氏的南渡殷氏始祖”,更不能认为东汉时个别南渡的殷封就是整个中华殷氏的南渡殷氏初祖”。即使两宋之交的殷秉常或东汉殷封在世,他也不敢称他就是以西汉北地太守殷续为始祖的中原陈郡长平殷氏全族的南渡殷氏始祖”或“南渡殷氏初祖”。因此,笔者认为将201862日大修竣工的丹阳“殷秉常墓园”改名为“南渡殷氏文化园”有偷梁换柱、违背中华殷氏文化重心由江北中原南渡至江南长江中下游区域的历史事实之嫌,应该仍维持原名“宋右武大夫殷秉常墓园”为妥(戓者叫宋故南渡殷氏始祖秉常公墓园”亦可),园中所有与殷秉常墓园无关的设施或由已于20185月下旬被江阴市民政局依法取缔的“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所添加的违背史实的文字应予清除。   

值得指出的还有,有关谱牒文献证实,历史上不仅有上文所述的反映中华殷氏文化重心在两晋之交时由江北中原过江南移至江南的“殷氏南渡”,而且还有反映中华殷氏文化重心在唐一统时由江南过江北移至关中地区的“殷氏北返”且历史上的“殷氏南渡”“殷氏北返”的中华殷氏主支都是以西汉北地太守为始迁祖的中原陈郡长平殷氏。不管是反映中华殷氏文化重心南移的中原陈郡长平殷氏的“南渡”,还是反映中华殷氏文化重心回归江北的中原陈郡长平殷氏的“北返”都与东汉时可能不一定存在的殷封或两宋之交时的殷秉常无关。

陈郡长平殷氏在两晋之交时“南渡”的侨居地在东晋都城建康(南京)近郊丹阳,约在今南京中华门外江宁与安徽当涂间的小丹阳镇一带。此小丹阳镇非今江苏镇江之丹阳,今江苏镇江之丹阳那时叫曲阿县,直到唐天宝元年(742)才改曲阿县为丹阳县。陈郡长平殷氏南渡的时间始于公元311 年(西晋永嘉五年)的临时避难,终于公元 317-320 年(东晋建武元年至大兴三年)左右的正式侨居。居史籍记载,陈郡长平殷氏的侨居地与陈郡阳夏谢氏的侨居地毗邻。目前,陈郡阳夏谢氏的侨居地在建康(今南京)城南已得到考古和传世文献的双重证明。永嘉之乱时,殷羡、殷融兄弟还不到二十岁,殷羡之子殷浩(303-356)才五、六岁左右,殷仲堪(336-399)之父殷师(309-378)才满周岁。因此,殷羡、殷融、殷浩、殷师等不可能成为“殷氏南渡”的组织者,策划和组织整个长平殷氏家族南渡的重担只能落到殷羡、殷融的父辈人物殷敞、殷识的肩上,这一点在唐林宝撰《元和姓纂• 卷四 • 殷 • 陈郡长平县》条目下有明确的记载。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东晋以来的分裂局面。侨居江南260 年的陈郡长平殷氏殷敞支琅琊临沂颜氏开启了六世联姻的首次联姻,殷敞七世孙殷不害的女儿或养侄女嫁给了才华横溢的琅琊临沂颜氏大文豪颜之推。颜氏一族当时侨居在江都,但颜之推殷不害殷不佞兄弟因同在朝中做官,住在南朝的都城建康(今南京)。殷不害颜之推翁婿两人一直在策划着殷颜两氏共同北返的事,但由于殷识一支的后人当时已经播迁到镇江、苏州、杭州、南昌等许多地方,意见难于统一。一直拖到殷不害八十岁时,才下决心率领陈郡长平殷氏殷敞支全族返回江北,先是准备回老家中原长平,后来最终是定居在关中。“殷氏北返”确定了殷颜两族优秀文化交往的特殊关系,为后来殷颜两族优秀文化在唐都长安交相辉映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殷不害当年的北返决策,就没有后来唐都长安殷氏文化和颜氏文化的辉煌。

 2016417日,江阴市民政局审批注册的“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简称“苏殷会”)成立之初,就将重修“宋右武大夫殷秉常墓园”定为“苏殷会”的既定建会任务,对此,笔者也是坚定的支持者,且带头捐款。然而在重新修建的墓园命名上,与“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即“苏殷会”)负责人间产生重大分歧。“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负责人主张起新名为南渡殷氏文化园”,我主张仍用原名“宋右武大夫殷秉常墓园”。笔者坚决不同意在墓园名称中违背史实偷梁换柱地用上“殷氏文化南渡”的字样。后来江阴民政局在201873日发来的“澄民信字[2018]5号”文件中向我通报说: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已因违反国务院规定进行系列操作被江阴民政局于20185月下旬依法取缔。文曰:“三、关于处理情况;1、我局在5月下旬实地调查现场,当场责令该会负责人***,立即停止一切以‘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名义组织和开展的活动,对其持有的证书和公章进行了收缴。该会负责人***也作出书面承诺,不再以‘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名义组织和开展活动。”后来的实践证明,于20185月下旬江阴市民政局收缴印章和登记证书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简称“苏殷会”)负责人并没有兑现自己对江阴市民政局的《书面承诺》,而是继续以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的名义进行活动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201862日主持召开秉常公墓园落成典礼和相继成立分支机构并以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名义参与分支机构活动 (如相继成立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盐城分会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南通分会并参与其活动)便是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被取缔后继续活动的证据。对此,出于家族团结的愿望,我不想多议,但中华殷氏族史中的“陈郡长平殷氏‘南渡北返”是事关中华殷氏文化重心由中原南移至江南长江中下游流域后又回归江北关中地区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中华殷氏全族和姓氏史学界都关注的热点问题,来不得半点含糊,因此,我才公开谈及我与原“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负责人之间的这个重大理论分歧,文中如果有冒犯原“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各位领导人之处,望能海涵。

(本文作者:殷作斌   

 

【注】读者如果想查阅更多的“殷氏南渡”“殷氏北返”的论述内容,请查阅殷作斌主编的《朐阳殷宗谱 117-119页(黄河水利出版社,20207第一版,郑州)。


【附件】原江苏省丹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件:《关于宋代殷秉常墓园修缮及周边地区整治整体方案的批复》

  《引者按》:

各位网友:

    我今在网上偶尔查到丹阳市原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宋右武大夫殷秉常公墓园】的2017年3月1日立项批准文件,发现文件中并没有承认原【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提出的中华殷氏大南渡错误理论,还发现丹阳地方政府的该批文并没有基于原【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提出的所谓中华殷氏大南渡理论批准将【丹阳宋右武大夫秉常公墓园】改称【南渡殷氏文化园】一说。这说明:原【江苏殷商文化研究会】将【丹阳宋右武大夫殷秉常公墓园】改称【南渡殷氏文化园】并无丹阳市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批文依据。  殷作斌  2021年5月19日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