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二】殷商后裔姓氏志

热度0票  浏览8215次 时间:2014年11月02日 20:12

第一百四十六姓         [Yǎn]

衍氏:出于宋,为殷商子宋公族之一宗。《世本(秦嘉谟辑补本)·氏姓篇》”字条下记有:“衍氏:宋微仲衍之后。” 唐林宝《姓纂》记载:“衍 (岑仲勉补):微子仲衍之后。”宋郑樵《通志·氏族略》记载:“衍氏:子姓,宋微仲衍之后,见《风俗通》。”

第一百四十七姓        [Yǐ]

氏:出于殷,为《世本》记载的殷商九大氏族之首的殷氏族之一宗。《世本(秦嘉谟辑补本)·氏姓篇》”字条下记有:“:汤殷字乙。支孙以王父字为氏。”唐林宝《姓纂》记载:“乙:殷汤字天乙,支孙以王父字为氏。”(岑仲勉校:殷汤字天乙”系据《库本》、《类稿》校,原文为“殷王帝乙”,误。)宋郑樵《通志·氏族略》记载:“:子姓。商汤字天乙,支孙因以王父字为氏。前燕有護军乙逸。今襄阳有乙氏。又燕有鸿臚乙归,扬威将军乙爱,皆北狄种类。又《河南官氏志》,乙弗氏改为乙氏。或云,望出平原。”

第一百四十八姓        /[Yōng]

鄘氏:周武王灭商后,周武王封帝辛子武庚于殷都朝歌,又怕武庚叛周,分商都畿内地为邶、鄘、卫三国,监视武庚,史称三监。 邶、鄘、卫三国的确切地理分界,史家说法不一。一般的说法是:殷都以北谓邶,霍都监之;霍都以东谓卫,管督监之;殷都以西南谓鄘,蔡叔监之(今新乡即在鄘国地域)。周武王殁,武庚复国,“三监”作乱。周公平定叛乱后,将邶、鄘、卫三分之地合一归卫,封给卫康叔。子姓鄘国灭亡,子孙以国为氏,称鄘氏,也有去“邑”,称“”的。一说,另有一源:,商时侯国,周武王时,叛殷,助周伐纣,后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

关于“鄘氏”及源于鄘氏的“”,宋郑樵《通志·氏族略》记载:“鄘氏:即商都之地。武王伐纣,分其地为三监。自纣城而南谓之。楚丘,鄘地也,管叔尹之。及三监叛,周公伐之,而并其地为卫,国往往自此亡矣。子孙以国为氏。”

关于非源于鄘氏的“”,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也有记载:“庸氏,殷时侯国。周武王时,来助伐纣。今房州西二百五十里故‘上庸城’是。文十六年,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汉有庸光,又有膠东庸生。”

第一百四十九姓          [Yōng]

氏:出于宋,为殷商子宋公族之一宗。《世本(秦嘉谟辑补本)·氏姓篇》”字条下记有:“:本子姓也。郑有雍纠。齐有雍廪。楚有雍子。”唐林宝《姓纂》记载:“本於龙反,今俗呼去声。文王十二子雍伯,受封于雍,在河内山阳,子孙以国为姓。又宋有雍氏,本子姓也郑有雍纠。齐有雍廪。楚有雍子。汉有雍齿,沛人,封什邡侯。”不过唐颜师古在汉史游《急就篇》“雍”姓注中却另持一说:“雍,国名也,在河内山阳,文王之子所封,其后以为姓。又,宋有雍氏,本姞姓也郑有雍纠,齐有雍廪,楚有雍子,后入于晋。其裔皆雍氏。汉有雍齿。”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则支持颜说:“雍氏:去声。旧云,河内山阳县。按山阳在怀州修武。范晔云,山阳有雍城。文王第十三子雍伯受封之国,其后裔为雍氏。又宋有雍氏姞姓也郑有雍纠。齐有雍廪、雍巫。楚有雍子。望出京兆、平原。宋政和登科,雍舟卿、雍源,并阊州人。大观,雍观复,利州人。政和,雍垣,郑州人。绍兴,雍朝瑛,普州人。”

第一百五十姓        右归[Yòuguī]

右归氏:唐林宝《姓纂》记载:“右归:《潜夫论》,宋右归氏,子姓也。”(岑仲勉校:“《潜夫论笺》九云:‘《元和姓纂》引此书,按归盖师之误。《姓纂》有右师氏。’”)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