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及商族远祖

热度0票  浏览1168次 时间:2013年7月09日 03:41

 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及商族远祖

    商王世系,以成汤立国为界,分为两个阶段,从商族 起源开始到成汤代夏立国之前,称为先公世系;从成汤立国到帝辛(纣)之亡,称为先王世系。       

 

    传说,商族以黄帝为远祖。黄帝是少典氏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国语晋语》曰:“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黄帝,号有熊氏;炎帝,号神农氏。这些虽为传说,但定有其史影。总之,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的融合,为中华民族文明之始。黄帝、炎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应该是可信的。

   黄帝的时候,炎帝神农氏的势力已衰。黄帝与炎帝在阪泉经过三次交战,黄帝胜。时,各路诸侯都服从黄帝领导,唯蚩尤不服,作乱,不听黄帝命令。黄帝亲率各路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擒而杀之。经过阪泉、涿鹿之战,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一统中原。各路诸侯都尊黄帝为天子。

 

传说,黄帝为五帝之第一帝号有熊氏。黄帝有二十五子,其中得姓者十四,共有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黄帝居轩辕之丘,正妃为西陵氏女嫘祖。嫘祖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长玄嚣,即青阳,居于江水;次昌意,居于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生高阳,高阳很有德性。黄帝逝,葬桥山。孙高阳继承帝位,即帝颛顼,颛顼为五帝之第二帝号高阳氏。颛顼生子穷蝉、老童、鲧等,老童生祝融《国语郑语》载祝融之后分为八姓:己、董、彭、秃、妘、曹、卙、芈。颛顼逝,黄帝的曾孙高辛氏、颛顼之侄继承帝位,即帝喾,帝喾为五帝之第三帝号高辛氏。黄帝长子玄嚣生蟜极,蟜极即高辛氏帝喾之父。高辛氏帝喾生而神灵,自言其名。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命,知民之意。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据《世本》,帝喾有四妃,其后皆有天下。元妃(正妃),有邰氏女姜嫄;次妃,有娀氏女简狄;次妃,陈酆氏之女庆都;次妃,娵訾氏之女常仪。元妃(正妃)姜嫄出野,践巨人迹致孕,生弃,是为周祖。弃农技高超,民皆效之。帝尧听说,任命弃为农师。因功封于邰,号曰后稷,得姬姓。后稷兴于唐、虞、夏禹之际。次妃简狄,与伴行浴,见玄鸟蛋,吞之,因孕生契,是为殷商之祖。契又作偰,古作。《世本》曰,契居蕃。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任命其为司徒,司教化民众之职。契,又称玄王,因功封于商,赐姓子,为子姓商族之始祖。契亦兴于唐、虞、夏禹之际。其后十有四世而兴。次妃庆都,生放勋;次妃常仪生挚。帝喾逝后,常仪子挚继承帝位。挚不善,庆都子放勋取代挚继承帝位,即帝尧,帝尧为五帝之第四帝号陶唐氏。帝尧,富而不骄,贵而不傲,仁德如天,智慧似神。时,洪水漫天而来,尧听群臣意见,命禹父鲧治水,鲧治水九年,毫无成效。时,尧已七十岁。命群臣举荐接班人,群臣异口同声地说,有个平民,叫虞舜的,可以培养。于是,尧将虞舜找来,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以观其德。通过考察,虞舜确实品德高尚,便让他负责推行教化民众和接待各方使者之事。虞舜做得很出色,深得百姓和各方诸侯称赞。时,尧已年老,欲传位于舜,舜再三推让。尧登帝位七十年而得舜,又过了二十年而告老,让舜代行天子职。尧让位二十八年后就去世了。时百姓很悲哀,如丧考妣。尧临终前知太子丹朱不肖,于是乃正式传位于舜。尧去世后,舜为尧治丧三年。三年后,治丧毕,舜将帝位让给太子丹朱,自己躲到南河之南。可是,各方诸侯入朝,不去朝拜丹朱,而去朝拜舜;民众有不平事,不找丹朱告状,而去找舜申诉。于是舜才出山,正式即天子位。帝舜为五帝之第五帝号有虞氏。虞舜,名叫重华,黄帝八世孙。重华之父瞽叟(盲人),瞽叟之父桥牛,桥牛之父句望,句望之父敬康,敬康之父叫穷蝉,穷蝉之父即帝颛顼,颛顼之父叫昌意,昌意是黄帝的次子。舜登位后,尧之旧臣都得到了重用。如命禹出任司空,负责平定水土,掌管水利。命弃为后稷,掌管农业。命契为司徒,掌管教育。命皋陶为士,掌管司法,担任法官。命倕为共工,掌管手工业,统领工师。命益为虞官,掌管山泽,并命朱虎、熊罴辅佐。命伯夷为秩宗,主持三大祀典,掌管礼仪。命夔为典乐,掌管音乐。命龙为纳言,负责颁发舜的政令,主管接待宾客。舜共有二十二位大臣,都各司其责,做出了成绩。其中,禹的功绩最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于是全国安宁,百姓拥戴舜,歌颂舜和禹的功绩。天下文明德政均自帝舜始。舜二十岁即以孝闻名天下,三十岁得尧赏识重用,五十岁代行天子职,五十八岁尧去世,六十一岁正式登上帝位。登上帝位的第三十九年,到南方巡视,逝在苍梧的乡间。舜在生前,就将帝位传给禹。过了十七年,舜去世,禹为舜治丧三年。治丧毕,效舜让位于丹朱,禹也将帝位让给了舜的儿子。然而,各方诸侯全都朝拜禹,于是禹才正式登上天子位。夏禹名叫文命,禹之父叫鲧,鲧之父即帝颛顼,颛顼之父叫昌意,昌意之父即黄帝。也就是说,禹是黄帝的玄孙。

 

从黄帝到舜、禹,都是同姓而以氏别,以彰显各人的美德。故黄帝号有熊氏,帝颛顼号高阳氏,帝喾号高辛氏,帝尧号陶唐氏,帝舜号有虞氏,帝禹号夏后氏。禹后,子启继位,为中国世袭王朝之始,进入中国上古的夏、殷、周三代。禹为夏祖,姓姒氏;契为殷祖,姓子氏;弃为周祖,姓姬氏。传说时代的黄帝有熊氏世系图如附图所示。

       

         笔者在叙述殷商族史时,从五帝始,意在使读者了解一下中华美好的传说时代。从五帝到夏禹,温良恭俭让,何其美也。这反映中华民族对美好完美社会的一种憧憬。究其实际,完全不一样。从五帝到夏禹,应是中国的原始社会末期,那时的中华大地上,应是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林立的时期。也是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时期。那时的生产力十分低下,各个氏族或各个部落的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争夺有限的自然资源,哪有什么禅让?炎帝、黄帝的阪泉之争,黄帝、蚩尤的涿鹿之战,只是各个氏族或各个部落集团争夺自然资源的史影而已,五帝的所谓禅让用五个部落集团的斗争或为了各自利益的政治妥协来代替似乎更为合适。还有帝喾娶四妃,其后各有天下,显然也是后人拼凑起来的神话。世上哪有什么吞鸟蛋生契,践巨人迹生弃之事?充其量只是一种氏族图腾崇拜加远古人类对女子致孕知识的无知而已。在帝喾那个时代,哪有什么元妃(正妃)、次妃?但如此拼凑起来的神话,正好透露出古代一些真实的历史信息。帝喾娶四个部族的女子为妃,各生一子,形成四族。故事编造者本意想以此证明,殷祖契也好,周祖弃也好,帝尧也好,再加上夏祖禹,都是黄帝的玄孙,殷周同源,都以帝喾为共祖。这正好透露出,五帝、夏祖禹、殷祖契、周祖弃各代表一个部族。帝喾既不是殷商族的始祖,也不是周族的始祖,黄帝虽可说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但他也绝不会是中华民族各民族的共祖。从周祖母姜嫄为帝喾元妃(正妃),殷祖母只是次妃,还明显可看出周人仿吞玄鸟蛋生商的故事编造出践大人迹生周故事的良苦用心,只是意在宣传武王伐纣符合天命、为周人代殷的合法性制造口实罢了。否则他为什么不说殷祖母是元妃(正妃)周祖母是次妃呢?还有从黄帝的世系还可看出编造者的虚假之处,黄帝的八世孙帝舜怎么可能会时空倒转让位给黄帝的四世孙(玄孙)夏禹呢?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