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响水安太殷氏宗亲公开信的公开回复

热度11票  浏览1855次 时间:2011年4月25日 17:15

对响水安太殷氏宗亲公开信的公开回复

                          阳殷氏五届谱编辑  殷作斌 2011-4-25

 

响水安太殷氏宗亲:

大家好。

   来信收到,回复如下:

 

1、安太殷氏宗亲曾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这一点,我们大家都知道。你们信中说的王伯谦书记的后人王锦荣等与我共事多年,关系亲密,我对王伯谦先生当年在底庄一带从事革命斗争的业绩和底庄一带群众对革命事业的支持与参与知晓甚多。但先辈和后世这些光荣的历史似与我们研究的殷氏各支间的辈分无关。

 

2、现已查明,朐阳殷氏定居海州的原址是明代海州西南乡殷家邨(从大范围来讲是在朐阳,海州南门就叫朐阳门,现仍在)。在清初康熙年间(传至五世时),整支携谱南迁涟水(即清安东),传至七世时又有一支从涟水南迁阜宁北乡(当时属于范围极广的庙湾盐场,现在的阜宁县城古称黄浦、后改名庙湾,为庙湾盐场治所,当时阜宁尚未建县)。朐阳殷氏始祖聪公约于1565~1571年间由苏南经苏州阊门移民集散地迁海州朐阳一带定居,以烧盐为生(列为“灶籍”)。聪公一脉清初南迁涟水时本有老谱。后于1862年(同治元年)正二月间,为西来的农民义军----捻子军掳掠乌有,聪公系(各支)统谱顿失(史载,1862年西来捻子军攻入淮安、海州,时称西匪),但各支门头谱尚存。1864(同治三年),由庙湾(阜宁县城)北乡迁到阜邑东乡正兴集一支(九世殷能一支,今址是滨海港於尖),在十世殷克培、殷克中兄弟的主导下于1864年(同治三年)根据尚存的门头谱和老人的回忆重修宗谱(但当时涟水老家并不知情),次年(1865,同治四年),涟水老家(传至十世、十一世时)在清进士薛尚义的帮助下也凭回忆重修族谱在老统谱丢失以后,这两支聪公后人各支先后重新建谱,由于古时通讯不发达,互相并不知情,直到2011年4月3日运河中学研讨会召开时,滨海族人携1937年二修谱来参加会议,这两部于1864、1865年重建的互相独立的聪公系支谱才首次谋面,二者的前五世人名记载基本一致,因为是凭回忆建谱,对前几世先祖的配偶记载稍有出入)。1865年重建的涟水谱,后来于1871年二修、1902年三修、1989年四修;而1864年重建的(滨海)阜东谱于1937年二修。不管是从1865、1871、1902年涟水多届(聪公系)统谱来看,还是从新发现的1864年、1937年两届阜东(现滨海港)聪公系支谱来看,你们安太殷氏与海州朐阳殷氏之间,都本无辈分间的牵连关系,因为从这些不同版本的老谱上都查不到安太殷氏始祖瑞公和璧公兄弟俩的名讳。现在出现的两支间辈分牵连关系,盖因1989年四修时,朐阳殷氏与安太殷氏二支殷氏并谱联宗所致。即是说,我们和你们一样,承认自瑞公以来你们的世系是准确的。(1世瑞公—2世如字辈—3世万字辈---4世云字辈---5世殿字辈---6世树字辈---7世习字辈—8世丙、绍并用字辈---9世作字辈---)。在1989年我们四届谱编修之前,你们安太与我们朐阳殷氏是平起平坐的关系,我们的始祖是聪公,你们的始祖是瑞公,从老谱上查不到你们的瑞公是聪公系的可靠记载。后来是因为你们从8世丙字辈始,未与我们商量始用了我们朐阳的辈分字“绍作开昌会,宜家履太清,……”,从你们8世采用“丙、绍并用”可看出你们单方面采用我们朐阳殷氏辈分字(从“绍作”开始)的过渡过程。1989年修四届谱时,主编殷作栋先生因未具体审视你们的8世“丙、绍”和9世(作)两辈人的实际平均年岁,而错误地将你们安太的8世“丙、绍”辈与我们的14世“绍”看成相等的辈分,定下了联宗的辈分基准,在此基础上向上推,才将你们的始祖瑞公定为朐阳7世(使你们的始祖瑞公成为我们始祖聪公的六代孙),但将拟定的七世瑞公插在哪里好呢?于是才将二门五世权三公少亡的一子从西天请回来(命名为六世守祺),让你们的瑞公成为六世守祺的儿子。于是,在1989年四届谱以后,我们朐阳殷氏与你们安太殷氏才有了统一的辈分关系。由于四届谱这样一搞,才使你们的现有辈分比我们其他支的辈分高出两辈(经实际考察,四届谱权三公支中只有你们安太一大支与黄圩龙背一小支辈分相差过多,权三公支的其他各小支的辈分还是合理的,并不是如你们公开信中说的那样:“像朱华港、黄流嘴、小东庄、大东庄、大西庄、小尧、涟水大陈庄等等都一样。”)。比如,我们朐阳殷氏在世人中已经没有12世了(全上西天了),而你们安太殷氏在世人中,12世(即你们的六世“树”字辈)还大有人在!如果1988年联宗时,将你们的“丙、绍并用字辈”定为16世(朐阳的“开”字辈),那就没有问题了。所以本着“班辈以合理为要,支派间以团结为重”的理念,本来是1989年联宗时误将你们安太的辈分定高了两辈,现在是纠正错误,是让你们回到正确的辈分,而不是要强行将你们降两辈。我们认为,不管你们是否是聪公后代,但你们是殷商末代王室后裔是肯定的,即我们大家一定是殷纣王、微子、微仲、箕子这四者之一后代,是确定无疑的。从殷商末代这四个老祖宗开始,各支间准确的辈分关系已经无法考证,但“时间”对于我们大家是公平的,“时间”成为准确世系关系失考的各支派间确定可比世系关系的唯一尺度。你们想想,为何我们的12世已经没有在世的了、13世在世的也已经极少了,而你们安太12世、13世在世的却大有人在?这个事实合理么?另外你们在来信中列举了你们安太先祖中许多老干部名单,说什么“虽然他们已经作古,但联系他们的子孙后代,均坚决不同意降辈分,认为是无稽之谈。”这更是无中生有之事。就以殷树楠、殷树桓、殷树藩、殷树楷这四位老革命为例,我们将他们定为朐阳14世、与朐阳14世为革命牺牲的更多的绍字老革命(如殷绍田、殷绍林等)在平均年岁相当的条件下辈分相等有何不好?难道一定要我们的14世死去的大批革命先烈在黄泉地府也要尊你们安太的同年岁树字辈革命先烈为老太爷,你们才心安么?况且,我们此次操作的只是你们在朐阳聪公系中的辈分,并不影响你们在安太瑞公系中的辈分,你们的树字辈在安太永远是第6世,这一点没有任何人想去改变,也无法改变;退一步说,是你们安太在我们四修谱之前,未与我们商量就抢先从“丙”字辈始使用了我们的辈分字“绍、作”,是先造成“丙、绍相当”的既成事实,然后才在上世纪80年代向四届谱总编殷作栋提出联宗之事的。换句话说,是你们先用了我们的辈分字才导致四届谱总编殷作栋先生犯了如此大的历史性错误的。现在你们在公开信中,一点也不作自我批评,反而一味地指责我们,“认为降辈分,这是辱没祖宗之事,断不可接受”。我想试问你们,不管辈分降与不降,在你们安太内部,习字辈是第7世,降了没有?你们说的“降辈分是辱没祖宗之事”,何从说起?请问,你们的哪一代祖宗被“辱没”了?。

 

3、对于安太始祖瑞、璧二公的来源,我虽未作过系统研究。但从现居地和现存的世系来看,不外乎如下几个可能:

 

(1)安太始祖瑞公始迁安太的时间当在150-200年前,即约在1811~1861年之间(大约相当于朐阳殷氏传至9世时),即在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此间,在淮安府属地范围内发生的导致民众迁移的大事件主要有:

1853年太平天国洪秀全建都南京,苏南百姓有很多人避乱逃到苏北定居。例如涟水大东有一支殷氏就是避太平军乱来到涟水大东定居的镇江殷氏,其先祖是两宋间人殷秩(字秉常)。

1853年(咸丰三年),北方捻军在南方太平天国影响下发动大规模起义。1862年自皖入苏的捻军攻陷淮安府,导致大批民众东迁海边。

黄水夺淮,黄水继续为患。从1194~1855年,黄河长期夺淮达661年,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到清咸丰五年(1855),黄水夺淮才因黄河改道北移而终止。

1856年至1860年间发生了英国法国联军进攻清朝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2)从地域来看,安太殷氏的居住地正处于朐阳殷氏的居住范围之中,因此安太殷氏是朐阳殷氏传到9世时的一个脱谱支的可能性最大。

 

(3)从安太始祖定居安太的时间来看,安太殷氏也可能是江南殷氏避洪杨革命之乱逃到苏北定居的江南殷氏脱谱支。

 

(4)1862年自皖入苏的捻军攻陷淮安府,时称“西匪之乱”。淮安、涟水一带的百姓纷纷东移海边避乱定居,安太始祖瑞、璧二公也可能在东迁百姓之列。不过避西捻东迁的殷氏多数还属于朐阳殷氏后裔,极少数是灌沭殷氏后裔。

 

4、综上可述,安太殷氏以是朐阳殷氏传至9世时的脱谱支的可能性最大。从安太始祖定居安太的时间来推算,安太始祖定居安太的时间与朐阳殷氏传至9世时的时间也是一致的。如果安太殷氏想整支加入朐阳殷氏大家庭的话,以将安太始祖定为朐阳殷氏9世最为合适。

 

5、《殷氏十条》(2009年3月8日晚于河南淇县山海宾馆召开的中华殷氏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第二条”规定:“全国各支殷氏不论大小、不论支始祖是否久远,不论是否记得先祖郡望堂号,不论支系渊源同与不同,一律平等。。“第七条”又规定:“遇有多支族人要求支间溯源并谱(合谱)时,应予以支持,但要坚持下述原则。各支间能并谱的就并谱,没有并谱依据的就不并谱,不要搞勉强联宗并谱,不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假相,不要给子孙后代出难题,遇到这种情况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现状,互相间加强团结协调,给后世子孙万代,留下继续研究的空间,而不要封锁他们继续研究的道路。”我认为,2009年《殷氏十条》的第二、第七条精神,是处理安太殷氏与朐阳殷氏关系的钥匙。在互相间世系关系不能得到可比的共识时,为维护中华殷氏的团结,特别是为了维护苏北近支殷氏的团结,最好的办法就是解除四届谱中安太殷氏与朐阳殷氏的联宗关系,使以聪公为始祖的朐阳殷氏与以瑞公为始祖的安太殷氏二者间无绝对世系的依从性。以后二者的后人见面时,年岁相当的以平辈的殷氏宗亲相处(如殷习顺、殷作国、殷作斌然),年岁相差过于悬殊者以叔侄或祖孙辈相称,这样的称呼要比并谱联宗的强制世系亲切得多,也自然得多。

 

6、安太殷氏与朐阳殷氏解除联宗关系以后,安太殷氏将成为与朐阳殷氏平等的中华中小支殷氏之一。考虑到小支殷氏在编修、出版和保存族谱方面有一定困难,作为较大支的朐阳殷氏理应予以协助。协助的方法就是帮助响水安太殷氏独立建谱,谱名就叫《响水安太殷氏宗谱》。将原定的《朐阳殷氏宗谱》改编成苏北多支中小支殷氏的宗谱合集,以《朐阳殷氏宗谱》为主,后附各小支的殷氏宗谱,如《响水安太殷氏宗谱》、《滨海樊集殷氏宗谱》、《东台殷氏宗谱》……等,将迫切要求入谱而又找不到与朐阳殷氏直接联系的各小支都独立建谱、都收入其中(按所占版面页数多少分摊版面费)。此方案既体现了中华殷氏不论支派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又解决了各小支殷氏自己建谱的困难。因为这些小支,现在看来虽是小支,但只要有谱以后,过几百年,上千年以后,只要谱能传下去、修下去,现在的小支,将来就会成为大支,有助于这些小支宗谱的传承。但如果小支不建谱的话,将永远是小支,因为人们凭记忆,能记住五代就算不错的了。就以你们安太殷氏为例,现在首次建谱从始祖瑞公到8世丙字辈,虽只有八世,加上后续的作开等就有十多世,但到一、二百年后再修时就会有十几世到二十世之多。即是说,只要有了自己的族谱,现在的小支殷氏,到一、二百年以后也是可以变成大支的,这就是我提议将你们独立建谱并列在朐阳殷氏宗谱后边统一编辑、公开出版并收藏的好处。这个方案就是上次发给你们通知中的第二个方案,不知安太殷氏各位宗亲是否愿意接受?

 

7、我们在解除两支间的联宗关系以后,将安太殷氏支谱与朐阳殷氏支谱并列于同一谱册之中,还有一个更长远的考虑,那就是将这个难题记到族谱中,让后世殷族贤者去继续探讨研究,也许到了一、二百年以后,经过时间的考验,我们两支的后代子孙从世系的比较中会找出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说不定,我们今天的暂时分开,会为一、二百年后,朐阳殷氏和安太殷氏的再合并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几点,敬请写公开信的响水安太宗亲代表考虑并给族人以圆满的解释。我总认为,安太宗亲将五届谱中“纠正四届谱错误的理顺联宗支世系”理解成将安太的辈分降两辈是与安太代表未充分宣传我们朐阳殷氏与安太殷氏的联宗过程有关。希望安太代表还是尽量地做好对众宗亲的宣传工作,使每一位安太宗亲都明白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两支联宗过程和产生辈分差别悬殊的原因。宣传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应建立在“天下殷氏是一家”、“大家都是末代殷商王室后裔”这一点中,而不能参杂有丝毫的激起群众宗族情绪的想法和做法。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真诚地希望你们安太全族一个不少地还留在朐阳殷氏的大家庭中。

                    

   朐阳殷氏五届谱总编  殷作斌 2011-4-25

          

 

附件:    响水安太殷氏致作斌教授的公开信

 

作斌教授:

 

您好!

先将有关事项请示如下:

1、从四届殷氏族谱中发现:响水安太殷氏的辈分与其他支派的辈分是稳定的、一致的。从聪公(一世)开始……十四世“绍”字辈、十六世“开”字辈……与响水安太一样十四世“绍”字辈,十五世“作”字辈……完全一致,无出入。像朱华港、黄流嘴、小东庄、大东庄、大西庄、小尧、涟水大陈庄等等都一样。

2、将响水安太插在八世嘉仕大公后,因此降了两辈。

3、响水安太十一世“殿”字辈,到十七世“昌”字辈,均有活在的人。名叫殷殿黄,现年才67岁,即使到了“宜”字辈,此人亦为百岁左右。

此外,4月3日运河会议后,我们迅疾召集安太殷氏子弟会商降辈分之事,大家均不能接受。我们还请示了在外地工作的安太殷氏子弟,如曾任国家科技部老干部局局长的殷树梁先生(其弟殷树枫曾任连云港市水产局局长、连云港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曾任宁波军分区副司令员的殷飞(“树”字辈)(现离休 90多岁高龄,依然健在),曾任上海港港监的殷习勤(上海市有一条以他名字命名的道路),以及已经走出家门,在祖国各条战线上工作的其他安太殷氏子弟。大家纷纷发言,认为降辈分,这是辱没祖宗之事,断不可接受。  

响水安太殷氏子弟自先祖瑞公以来,生存繁衍,目前已达数千口以上,散居在全国各地,单安太周围就已达一千余口。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安太殷氏子弟都曾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是中共响水县最早创立的中共地下支部之一(安太殷庄支部)。想当年,第一任中共滨海(响水县原来叫滨海县)县委书记王伯谦长年驻在我们这儿从事地下工作,先后有20多名老党员,有一大批安太子弟脱颖而出,先后走上各种领导岗位,如殷树楠先生,解放前即任多个区区长和区委书记,文革前后担任合肥市市委常委、西岐区委书记,安徽省农林厅厅长,在响水周围老一辈的人中间,知道的无不佩服,一肚饱学;殷树桓,12岁离开家乡闹革命,13岁入党,曾跟随原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在常熟工作,后国家选派先后担任核工业部25公司书记,衡山疗养院院长(正市级、离休干部);殷树藩先生,解放战争时期随黄克诚师长北上东北,北上时即担任卫生团团长,后壮烈牺牲;殷树楷,南下干部,解放后历任局长等职,后离休……。试想这些为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的老革命,谁人会答应降辈分。虽然他们已经作古,但联系他们的子孙后代,均坚决不同意降辈分,认为是无稽之谈。

方圆数十里,谁人不知安太殷氏,作为安太殷氏子弟,我们为先辈创造的业绩感到骄傲、自豪,更不可能做出辱没祖宗,愧对子孙,遭人唾弃之事。我们也相信作斌教授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族人团结,造福族人,泽被子孙,也会理解安太殷氏族人的心情。更会殚精竭虑,想出一个周全之策。

以上几点,敬请作斌教授考虑并给族人一个圆满的解释。

 

                  响水安太殷氏

2011-4-15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