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汝南郡—篤親堂 殷氏《江西老谱序》试释----- 答皖宗亲传福先生问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殷传福   发布者:殷作斌
热度12票  浏览1364次 时间:2010年3月24日 20:49

 汝南郡篤親堂 殷氏江西老谱序》试释

                    -----答皖宗亲传福先生问

                 試釋人:殷作斌  古序文提供者 殷传福

                                   2010-3-24

  第一部分:从开篇“昔宣子聘鲁……起直至文中“…..耻五代之乱,其子孙无一人以笔力相助者,其为禄仕者,则有之。”止。

 

这两页无实质内容,只是一般地叙述修建族谱的重要性和殷氏的兴衰传承史,而不是叙述鄱阳始祖愛山”公的直系先祖,序言中提到的那些人只可以称为我殷氏的远祖。开篇第一句,“昔宣子聘鲁”有个典故:子产赋诗《羔裘》,盖取其彼其之子,邦之彦兮,赞美宣子为晋国的栋梁,...鲁昭公初年,晋国的韩宣子聘鲁而感叹周礼尽在鲁矣,此一事最能说明鲁国的礼教宣子,即晋国的韩宣子,名(?514年)。韩宣子是当时晋国的六卿之一,职位很高,是晋国韩氏的第六任领袖。序言里先讲族谱的重要作用,再叙述殷氏的兴衰传承史,从高幸氏帝喾妃简狄出游吞元鸟(玄鸟,即燕子)蛋生商祖契的傳说說起,历十四世至汤代夏而有天下,至盘庚迁殷,武宗中兴,直至商亡,微子受周封宋续殷,又历八百载。自秦后,又断续列出殷氏几个人名,殷解,其子承烈,历几代又有长祚公出,至殷纯,为后汉司马,其曾孙即是晋代大有名气的殷浩,字渊源(唐时,为避唐山开国皇帝李渊名讳,才改为深源),浩后,其侄仲堪又以孝闻名天下,后又述及南朝殷景仁----殷道衿----殷恒父子孙直系三代,直叙述到大唐开国元勋殷开山(名,以字行),以上这些人不管哪支哪部殷氏家谱,都会说到的,与谱中愛山公不一定有直系关系(多伴没有直系关系)。我殷氏自帝辛失国受欺,历千年未能翻身,后经陈郡长平殷氏(上述名人,全为长平殷氏后裔)的努力,由晋至唐实现八百年中兴,后历五代之乱,至赵宋,又因犯赵匡胤父赵弘殷名讳,中兴的殷氏,又被打下去,甚至有大批殷姓人被迫改姓商和汤姓至今,除极少数人做大官外,历宋元明清,殷氏主支一直没有再次中兴过。这就是该序中说的“耻五代之乱,其子孙无一人以笔力相助者,其为禄仕者,则有之”的意思

  

    第二部分  自“炎宋将兴,牧圉擾攘,愛山公由汝南而徙于鄱陽之蛇山”起,直至文末。

 

本序言的这后半段才有关于鄱阳始祖“愛山”公的一些实质内容。但这是古文,又没有标点符号,今人读起来可能有困难。现将这段原文抄录于后,加上标点符號(斷句可能有不妥處,特別是地名處的斷句,更可能有不妥處),對斷句以后之文字,一般不難理解的,大家可以自己去理解,對難于理解部分,我都盡可能作了注解,只是對一些小地名,我不知在哪,因而無法加注,請我族智者補充之。这部分的原文為:

“炎宋将兴(注1,牧圉擾攘(注2,愛山公由汝南而徙于鄱陽之蛇山(注3,厥后,云耳繁昌,英豪挺出。我朝宣德年間,亮公舉鄉科教授陞州同而卒(注4。夫虞夏商周之際,既皆帝王卿相之尊,而晉漢唐宋之間,代有(注5,朱軒紫蓋,鳴玉組圭,得非世德栽培之所致歟!邇者同宗異族,鄉會同籙,不啻什一。我鄱陽科第近雖寥匕,而禮樂、衣冠、文章、燈火猶有苦志上向者(注6。彬匕英傑,夫固未可量也。但發祥綿中之更徙不一:山東汝南(注7、金陵蘇鉅(注8、浙之杭紹(注9、湖之荊襄(注10。即我豫章接壤(注11,如饒之安仁,星之殷家巷,江州之仁貴、建德、旵chǎn山、貴溪、范田、魚田,宿松之甲蚤門,義鄉之竹墩,桐城之蓮池,太湖之七里山,霍山之殷家會,池之青陽,徽之婺源、歙縣,皆與我鄱陽共本同源者。時皇上聖明,流盜四起,奔走逃遷,其故簡遺編,或有視為獉狉(zhēn pī12)者。况我宗譜纂修已八十馀年,代達年湮(yān),慮其愈古同“亡”wáng)而難繼也。茲即其舊式以合補其間,亦查稽史傳,古同cān)以臆見,以稍裨不逮(13),要之狗尾續貂,其遺辱于祖考者多矣!然而尊祖敬宗之意誠,可對先王而無憾也!后之視今,儻(tǎng(注14亦有敷求此意而潤澤之者乎,則予之厚幸矣!是為序。 

15  大明崇正丁丑歲16舊序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歲次壬午仲春月”。(注17

                        (下转第2页)

                     

TAG: 殷氏 宗亲 江西老谱序 汝南郡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