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溪城厢镇员宅村殷氏居民自称是比干的后裔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福建东南新闻网   发布者:罗剑生
热度4票  浏览672次 时间:2010年2月22日 16:04

核心提示(记者罗剑生)近日,我市文物工作者在文物普查时发现,安溪城厢镇员宅村殷氏居民自称是商朝名臣比干的后裔。”殷国锟老先生介绍,新永安桥于1996年由殷氏宗亲涓资修建,据清乾隆版《殷氏族谱》记载,殷氏一脉在明末清初随郑成功迁往台湾。

本报讯 (记者罗剑生)近日,我市文物工作者在文物普查时发现,安溪城厢镇员宅村殷氏居民自称是商朝名臣比干的后裔。

“我们殷氏始祖是商朝的名臣比干。”该村66岁的殷国锟老先生向记者介绍说,城乡镇员宅村这一支是从河南迁到江西,元末明初入闽,肇基始祖叫殷钟秀,时任清溪税务使,从江西县铅山县迁至安溪永安里埔任。600余年来,族人已进展至2000余人。

该村曾有一座永安桥,是古时通往泉州地区的交通要道,早在宋代就存在了。文物普查工作者还在该村发现了三块明清时期的石刻,均与修建永安桥有关,其中一块明代永安桥碑刻上刻有“孝里殷钟秀重建”等字样。另两处别离是清道光年间的“重修永安桥碑记”、清同治年间的“重修永安桥示禁牌”。

市文物普查队队员吴艺娟告诉记者,旧的“永安悄?如今已经不存在了,但从三块碑刻的内容来看,“永安悄?最初是由清水岩僧人募涓修建的,历代曾多次重修,明代殷钟秀曾重建一次,到清乾隆年间其裔孙再次组织重修。道光八年,桥又被大水冲垮,乡民再次集资重建。“重修永安桥示禁牌”禁止一些对桥的破坏行为,是为了保护永安桥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对永安桥的重视程度。”“殷钟秀及其裔孙曾组织桥梁重建,说明他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及财力。”

殷国锟老先生介绍,新永安桥于1996年由殷氏宗亲涓资修建,据清乾隆版《殷氏族谱》记载,殷氏一脉在明末清初随郑成功迁往台湾。(吴小姐最先拨打本报新闻热线报料,线索费50元)

比干,商朝袜邑人(今河南省卫辉市北),中国古代闻名忠臣,被誉为“亘古弟一忠臣”。比干生于公元前1092年,卒于公元前1029年。为商朝贵族商王太丁之子。比干易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舞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比干剖视其心。比干终年63岁。

TAG: 后裔 殷氏 城厢镇 安溪 居民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