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朐阳殷氏内部进行一次族史教育的通知

热度0票  浏览1836次 时间:2016年4月13日 00:44

(三)《关于朐阳殷氏始祖聪公的郡望为“汝南郡”的考证》

 

【全文如下】:

 

     郡望,又名地望。“郡”是相当于现代省一级的古代行政区划(如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汉则更多)。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是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的大族,并以此而别于其他的同姓族人。“郡”作为行政区划现在已经不存在了,郡望作为专指某些地域某一名门望族的习惯用语,却保留下来。并与门阀制度紧密相连,在封建社会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沿用不衰。

郡望的作用与姓不同,姓是同一血缘集团的符号,而郡望则反映世居某一地域的某姓中的名门望族(以区别于同姓的居于其他地域的人),也就是说,郡望的主要作用是“明贵贱,与古代的“氏”有点相似。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郡望》有云:自魏晋以门第取士,单寒之家,屏弃不齿,而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秦汉以后,随着家族的繁衍迁徙,姓氏原有的以血缘论亲疏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而以家族地望明贵贱的内涵成了姓氏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地望即郡望,成为反映某一家族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有姓无望,或郡望不显的家族出身的人一般是不能当官的,就是凭自己的才学当了官,也会受到出身显贵者歧视,他们的儿子想娶门第显赫人家的女儿是不可能的。

门阀制度兴于汉,鼎盛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科举取士制度兴起,门阀制度开始动摇,至明清逐渐衰落下去。但门阀制度的历史惯性经久不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下,不仅士庶界限十分严格,而且不同姓氏也有高低贵贱之分,甚至在同一姓氏的士族集团中不同郡望的宗族也有贵贱、尊卑之分。唐代有人对此作了明确的论述:在南北朝时,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殷、颜为大;东南则为吴姓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为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以上侨姓、吴姓、郡姓、虏姓合称四姓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选。即使在上述四姓中,也因门阀阅历有等级高下之分:凡三世有位居三公者为膏粱,有令、仆()者为华腴,有尚书、领、护以上者为甲姓,有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有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有吏部正副郎者为丁姓。 

这种以地望明贵贱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姓氏延续了古代以氏论贵贱的传统;列出姓氏的郡望也使姓氏在发展繁衍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可寻的主流与支流脉络。历史上,一般姓氏,都有多个郡望,说明它们是由古代同一个或几个上在不同的时期衍生出来的分支、旁系而已。

我国姓氏中郡望堂号最多的是张姓,有43望之多,此外王姓也有32望。然而,今天的张姓则习惯称16望,即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百忍、金鉴。其中,除最后两个是堂号外,其余14个全是郡望;王姓则称23望,即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平、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三槐、开闽,其中三槐、开闽是堂号。由于张、王二姓历来就是我国的大姓,其郡望堂号也要较其他姓氏为多。

至于我们殷姓,因为在历史上多次受到打压,加上历史给老祖宗帝辛以不公正的待遇,致殷氏的郡望很少。历史上得到显赫门阀世族地位的只有陈郡长平殷氏一族,而长平殷氏因其老祖宗殷续在西汉时因功封于汝南,所以长平殷氏尊汝南为郡望。这就是旧本百家姓殷姓下注汝南郡的由来。而长平殷氏南渡后,成为江南的殷氏大宗,其后裔实际已经离开陈郡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但他们仍坚称自己是陈郡长平人,坚称自己的郡望为汝南郡。中华殷氏网作过调查,现在南方各省的殷氏都认为自己的郡望是汝南郡。对北方的殷氏未作过详细调查,但以汝南为郡望的也不在少数。为什么现在的中华各支殷氏都自称以汝南为郡望呢?其原因不外两点:一是在历史上的殷氏大家庭中,长平殷氏不仅是最大最发达的一支,而且其人文素质也最为出类拔萃,不管自己实际上是否是长平殷氏之后,能攀上长平殷氏也是最光荣的;二是长平殷氏于两晋间南渡以后,迅速崛起,衣领相继,枝繁叶茂,其后代几乎遍布中国大陆,而其他支系的繁衍速度远不如长平,即是说现在散居全国各地的各支殷氏是长平殷氏后裔的可能性最大。

殷氏的郡望,从目前的实际调查来看只有1望,那就是陈郡长平殷氏的地望“汝南”。从见之于文献(如《郡望百家姓》、《氏姓谱》等)的来看,有汝南郡和陈郡2望。从传说(但未见有殷氏人确认)来看有8望:汝南郡、陈郡、渤海郡、琅琊郡、东海郡、雁门郡、弘农郡、冯翊郡。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目前全国各支殷氏信奉的郡望,只有1望,就是汝南郡,不存在陈郡,因为历史上分布各地的长平殷氏后裔只说自己的籍贯是陈郡长平,从来没有人说他的郡望是陈郡,都一致认同其郡望是汝南郡。至于传说中的其它6望,即或历史上有过,但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了。那么为什么有的专论郡望的姓氏古籍中将陈郡也列为殷氏郡望呢?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弄清长平殷氏的实际地望的地理位置的缘故。为了弄清长平殷氏的实际地望“长平县故城”的地理位置和长平殷氏为何有两望的问题,中华殷氏网殷作斌、殷文宏、殷彩平三人于20093月专赴河南省西华县考察,终于揭开了谜底。原来在西汉时,陈郡长平殷氏始祖北地太守殷续以功封于汝南,即从河内野王移居时属汝南郡管辖的长平县定居,始有长平殷氏,于是长平县就成为长平殷氏的实际地望,因为当时(西汉)长平县属汝南郡,所以汝南郡就成为长平殷氏的郡望。长平县初置于秦,属陈郡;复置于西汉,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封击匈奴有功的大将军卫青为长平侯,后改为县,属汝南郡;东汉建武30年(54)改属淮阳国;章和2 年(88)改属陈国;建安2年(197),属陈郡。北魏太平真君7年(446)废,后复置,仍属陈郡。北齐天保七年(556)终废。以后虽县名屡易(如西华等),但终没有再恢复过长平的县名。由于长平殷氏两晋间,为避“五胡乱华”南渡过江侨居建康时,长平县属陈郡,所以其后人为不忘本,都一直坚称自己是陈郡长平籍人,但从来没有人说其郡望是陈郡。其实,虽然长平县有时属陈郡,有时属汝南郡,但长平县的真实地理位置从来没变过。长平县故城就在今西华县县城东北9公里的董城村。西华县1993年新志明载:“经地、县文物普查,现在(县城东北9公里的董城村)村西北角坑塘南口断层处, 仍保存夯筑城遗址。残高1.5,宽2,夯土层厚8厘米。夯窝直径4厘米。据传说和查找,原城址南北长350,东西宽170。有南北二城门。南门宽阔,北门窄小。”

 

(四)《关于朐阳殷氏始祖聪公的堂号为“德一堂”的考证》

 

【全文如下】: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同姓族人为祭祀共同的祖先,建起了供奉共同祖先的厅堂、堂屋,叫宗祠家庙,将同一族人的共同徽号写在宗祠匾额上作为堂名,于是堂号就有了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收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堂号,不仅仅是用在祠堂,还多用在族谱、店铺、书斋及厅堂、礼簿等处;也有用在生活器具上的,如在斗、口袋、钱袋、灯笼等上面大书堂号,以标明姓氏及族别。凡看重自己的姓氏和族属的人,都不会忘记本族世代相传的堂号。不仅汉族,许多迁居内地的其它少数民族也有,如匈奴的呼延太原堂、回纥族的爱氏西河堂、蠕蠕族的苕氏河内堂等。

历来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号。堂号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中国宗法社会中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从目前中华殷氏网收集到的堂号来看,殷氏的堂号也很多,其分类如下:

  直接以郡望为堂号,如汝南堂(华容、湘阴)。

  总支、分支采用分层的堂号结构,如总堂号、分堂号(总支堂号)、支堂号(分支堂号),有的宗族,每个较大的分支都有堂号,全支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堂号。

  以先祖重德的理念为堂号,如朐阳殷氏的德一堂。

  以历史对殷商贤达的评价为堂号,如灌沭殷氏、微山殷氏、江南部分殷氏的三仁堂。

   以伦理规范、垂戒训勉后人的格言礼教为堂号,如勤俭堂、六行堂(海安)、余庆堂(无锡)、报本堂(江西)、中正堂(齐庄)、怀德堂、敬爱堂(皖太湖)、敦睦堂(晋陵)、永思堂(易庄)、积善堂(润东)、尚义堂(崇明)等

  以先世的嘉言懿行、情操雅量、高风亮节为堂号,如清远堂(湖南)、井福堂(江阴)、饮福堂(江阴)等。

  以祥瑞吉兆为堂号,如阜宁黄浦殷氏的竹报堂等。

  以先世的嘉言懿行、功业勋绩为堂号,如皖桐殷氏的培根堂。
  以地域命名堂号,如滕州殷氏的古滕堂等。

朐阳殷氏族众和前四届建谱修谱人都十分明确地知道本支的郡望为“汝南”,堂号为“德一”。陈郡长平殷氏后裔的郡望都为汝南,这一点,大家已经取得共识。但对“德一”这个堂号问题,朐阳殷氏前几届修谱人在正式修谱时总是回避的,未将“德一堂”记入谱牒中。其原因是大家都知道这个堂号的名称,但却无一人见过祠堂的实体或遗址。这个问题,一直到201143日的族人代表大会召开时才得以解决。会议期间,滨海淤尖小街族人殷国军献上一部深藏密室、从未外传的另一部以聪公为始祖的殷氏宗谱,谱名《当南郡·德一堂·阜邑东乡殷氏宗谱》(以下简称为《滨海聪公谱》),其谱序中写得非常明确:“聪公住海州西南乡殷家邨”、“并有祠堂公顷地”。这就证明,德一堂传人朐阳殷氏支始祖聪公不仅落户于明代的海州,而且在海州有“公顷地”,并在公顷地基上建有祠堂,堂号为“德一”。至于为什么叫“德一堂”,源于家父讲述的一个脍炙人口的传说:“不知在哪个朝代,我们的某代先祖,在外为官,一身清廉,无一点积蓄。有一年,一直到年三十,才从任上回家过年,家中一无所有,见夫人孩子正在等丈夫回家买年货,正在等米下锅,而自己却囊中空空,不禁潸然泪下。遂以水代酒,高声吟诵《孟子》经典:‘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见《孟子·公孙丑下·第二章》)吟罢,命夫人端砚磨墨,提笔挥毫在大红纸上写下‘德一堂’三个大字横批,贴于自家茅屋门头,又书堂联一副:‘传汝南世泽,振长平家声’,张贴柴门两侧。并邀族众至家,席地而坐,以水代酒,狂饮祭祖。高声对族人曰:谁说我们无祠堂,我这三间茅屋便是!尔等记住,我们的堂号就是《孟子》中的‘德一’,叫德一堂。此后,每逢庆年过节,红白喜事,族人必书‘汝南郡、德一堂’,‘源于殷商、望出汝南’等条幅,或张贴,或悬挂,或制成堂号灯,悬挂中堂。”这就是朐阳殷氏传五万人之众却只有一个总的“德一堂”堂号,且现在无任何祠堂实体的缘由(新发现的1864年《滨海聪公谱》谱序上虽说在海州老家建有祠堂,但现在已无遗迹可考)。遥想先祖当年,必是因支持元末义军领袖张士诚事发,被大明王朝逼到山穷水尽之时,才举起诸侯争霸、道德尽失的战国时代孟轲的儒家“政治批判”大旗,以道高于势,德尊于位的人格挺立,对明王朝的霸道政治进行无情的批判和发出出自内心的呐喊!无独有偶,四届谱主笔人作栋兄在1996年元月十二日写给我的信中(栋兄虽已作古,但该信犹存),也确认朐阳殷氏的郡望为“汝南郡”,堂号为“德一堂”。他说:“据我所知,各家婚娶用的堂号灯都是一边‘德一堂’,一边‘汝南郡’,个别人家用‘渤海郡’”,他还说:“我本人结婚,堂号灯上,也是‘德一堂’、‘汝南郡’”。他在该长信中还特意抄写一个关于德一堂的故事给我。他说的故事与上述传说虽情节稍有出入,但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我家住在涟水,栋兄住在响水海边,二者相距一百多公里,而且在他写此信前也从不相识,但从相隔一百多公里,互不相识的两个人口中却讲出了内容相似的同一个故事,这能说是巧合么?前几年,旅台族兄殷迅(作新)在托其常州胞弟作人转来的《关于编谱建议与附告》一文中也认为朐阳殷氏以“德一”为堂号是真实的。他在该文中说:“德一堂是可以确定的。记得年纪小时,过年有写德一堂,还有农田收获时,粮堆、粮囤子,上面均加盖仓印,字曰德一堂,若印章然,皆可证实无讹。仓印原形,其形为一尺半高白布厚袋,底接长方形木板,约8×5寸,板上镂空‘德一堂三字,袋口用细绳中穿,便于收口,内装白石灰粉,字板外有月形白布兜起,以防漏。用后,字成白色,防人偷盗也。”从已享寿八十多岁的迅兄(1930-2014)这段回忆来看,在七十多年前,他的父祖辈也是确信其堂号为“德一堂”的,否则,他的父祖辈是决不会制成专门的“德一堂”印章,以便在粮堆、粮囤子上打白色防盗标记的。

    从上述来源不同的两个“关于德一堂来历的故事”如出一辙,和“德一堂”三个字在族人中印象之深、流传之广、用得普遍来看,足以证明朐阳殷氏奉“德一”为堂号,是既可信又可靠的。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