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朐阳殷氏族史问题的考证----兼答上海宗豪弟的询问

热度0票  浏览2056次 时间:2016年4月12日 09:24

关于朐阳殷氏族史问题的考证

                      ----兼答上海宗豪弟的询问

 

上海宗豪弟:

你以前曾要我提供一些朐阳殷氏大家都关心的史料,现在又要我提供一些关于你家曾祖曰嘉大学士、祖父宝恕名中医等涟水李集殷氏的史料。关于后者我即打电话与李集联系,想让他们贡献点材料,可他们说自其蓉二叔去世以后,李集就没有族人知道先世的信息了。后又致电台湾,他们说自其藻大叔于2006年过世后,更没有人能记得什么了。因此,我只能够根据我和我父亲的考证以及我上高中时研读过的家曾祖高良公(字显祖)留下的文字材料给你和朐阳殷氏后裔说一说与朐阳殷氏族史有关的事。。

只要我健在,《朐阳殷氏宗谱》五届新谱将于最近一两年内公开合法出版。在公开出版时,计划将下述的《朐阳殷氏迁徙史略》式写入谱中。我整理此文发网群,就是为了对《朐阳殷氏迁徙史略》中的一些提法向你和朐阳殷氏族人作一些考证的说明。这对将要出席江苏4·17”大会的二十多位朐阳殷氏代表也是有读取价值的。

       (一) 《朐阳殷氏迁徙史略

朐阳殷氏系中华殷氏之一支,源于殷商九大氏族【殷、时、来、宋、空同、黎、北髦(比髦)、目夷、萧】之首的末代殷商王室子姓殷氏。帝辛失国后,先祖坚持以殷代的“国氏”子姓殷氏为氏。后来,历春秋战国至秦汉姓氏合一,才从子姓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姓氏---殷姓。殷末,先祖居朝歌。周初,移居洛阳。春秋,东迁至今洛阳东郑州南颖川的殷水一带。秦末,移居河内野王(今沁阳、武陟一带)。西汉,先祖北地太守续公因功封爵汝南,定居时属汝南郡后又析隶陈郡的长平县(今河南西华)。此为中原陈郡长平殷氏的立族之始。西晋末年永嘉年间,本支聪公的直系先祖随陈郡长平殷氏整支过江南渡,侨居建康(今南京),后又移居苏州(元代的平江路)。时为苏州殷、朱、刘、王、席、唐、吴、杨八大姓富族之一。明初,因曾支持义军领袖张士诚事发,为朱明移民国策所迫,贬为“盐丁”,列入“灶籍”,经苏州阊门移民机构办理户籍迁移手续,北迁苏北海州板浦盐场,定居于海州西南乡殷家邨,以烧盐为生。因海州别称朐阳,得名。又因本支全族于明末清初由海州南迁涟水余东沟(亦名嵇屯沟),故朐阳殷氏亦名涟水殷氏。后因维系全支族脉的唯一老谱于1862年的捻军战乱中丢失,致本支居于苏州的先祖世系和明初北迁海州的始迁祖名讳成为失考的悬案。然而,在201143日族人代表大会(响水运河会议)期间的一个重大发现,为这一悬案的解决带来部分转机。会议期间,首次“谋面”的现存三部独立“重修谱”(第一部是1864年首修、1937年二修的《汝南郡•德一堂•阜邑东乡殷氏宗谱》,第二部是1865年首修、1871年二修、1902年三修、1989年四修的《朐阳殷氏宗谱》,第三部是因缺页损坏不知何年编修的响水张集《彭庄殷氏宗谱》)竟然均不约而同地尊聪公为朐阳殷氏支始祖。考虑到,这三部互相独立的“重修谱”是散居各地、天各一方的族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凭尚存的门头谱和记忆修成的,并且这三部不同来源的“重修谱”均不约而同地尊聪公为朐阳殷氏一世祖。因此,可确认,明代中叶人聪公(其生存年代当在明嘉靖至隆庆年间,即约在公元1565年前后)为朐阳殷氏可考第一人,当绝对为真。至于聪公先世代代相接的具体名讳,因古谱丢失,不可复得,也只能“叹为惋惜”了。

(二) 《朐阳殷氏迁徙史略》一文所涉疑难问题之考证

  本文第一部分《朐阳殷氏迁徙史略》是打算写入新谱中的正式文字,其中有一些提法涉及到疑难的朐阳殷氏族史问题,现分别考证如下:

1】关于朐阳殷氏始祖聪公的郡望为“汝南郡”的考证

    郡望,又名地望。“郡”是相当于现代省一级的古代行政区划(如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汉则更多)。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是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的大族,并以此而别于其他的同姓族人。“郡”作为行政区划现在已经不存在了,郡望作为专指某些地域某一名门望族的习惯用语,却保留下来。并与门阀制度紧密相连,在封建社会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沿用不衰。

郡望的作用与姓不同,姓是同一血缘集团的符号,而郡望则反映世居某一地域的某姓中的名门望族(以区别于同姓的居于其他地域的人),也就是说,郡望的主要作用是“明贵贱,与古代的“氏”有点相似。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郡望》有云:自魏晋以门第取士,单寒之家,屏弃不齿,而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秦汉以后,随着家族的繁衍迁徙,姓氏原有的以血缘论亲疏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而以家族地望明贵贱的内涵成了姓氏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地望即郡望,成为反映某一家族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有姓无望,或郡望不显的家族出身的人一般是不能当官的,就是凭自己的才学当了官,也会受到出身显贵者歧视,他们的儿子想娶门第显赫人家的女儿是不可能的。

门阀制度兴于汉,鼎盛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科举取士制度兴起,门阀制度开始动摇,至明清逐渐衰落下去。但门阀制度的历史惯性经久不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下,不仅士庶界限十分严格,而且不同姓氏也有高低贵贱之分,甚至在同一姓氏的士族集团中不同郡望的宗族也有贵贱、尊卑之分。唐代有人对此作了明确的论述:在南北朝时,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殷、颜为大;东南则为吴姓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为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以上侨姓、吴姓、郡姓、虏姓合称四姓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选。即使在上述四姓中,也因门阀阅历有等级高下之分:凡三世有位居三公者为膏粱,有令、仆()者为华腴,有尚书、领、护以上者为甲姓,有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有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有吏部正副郎者为丁姓。  

这种以地望明贵贱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姓氏延续了古代以氏论贵贱的传统;列出姓氏的郡望也使姓氏在发展繁衍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可寻的主流与支流脉络。历史上,一般姓氏,都有多个郡望,说明它们是由古代同一个或几个上在不同的时期衍生出来的分支、旁系而已。

我国姓氏中郡望堂号最多的是张姓,有43望之多,此外王姓也有32望。然而,今天的张姓则习惯称16望,即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百忍、金鉴。其中,除最后两个是堂号外,其余14个全是郡望;王姓则称23望,即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平、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三槐、开闽,其中三槐、开闽是堂号。由于张、王二姓历来就是我国的大姓,其郡望堂号也要较其他姓氏为多。

至于我们殷姓,因为在历史上多次受到打压,加上历史给老祖宗帝辛以不公正的待遇,致殷氏的郡望很少。历史上得到显赫门阀世族地位的只有陈郡长平殷氏一族,而长平殷氏因其老祖宗殷续在西汉时因功封于汝南,所以长平殷氏尊汝南为郡望。这就是旧本百家姓殷姓下注汝南郡的由来。而长平殷氏南渡后,成为江南的殷氏大宗,其后裔实际已经离开陈郡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但他们仍坚称自己是陈郡长平人,坚称自己的郡望为汝南郡。中华殷氏网作过调查,现在南方各省的殷氏都认为自己的郡望是汝南郡。对北方的殷氏未作过详细调查,但以汝南为郡望的也不在少数。为什么现在的中华各支殷氏都自称以汝南为郡望呢?其原因不外两点:一是在历史上的殷氏大家庭中,长平殷氏不仅是最大最发达的一支,而且其人文素质也最为出类拔萃,不管自己实际上是否是长平殷氏之后,能攀上长平殷氏也是最光荣的;二是长平殷氏于两晋间南渡以后,迅速崛起,衣领相继,枝繁叶茂,其后代几乎遍布中国大陆,而其他支系的繁衍速度远不如长平,即是说现在散居全国各地的各支殷氏是长平殷氏后裔的可能性最大。

殷氏的郡望,从目前的实际调查来看只有1望,那就是陈郡长平殷氏的地望“汝南”。从见之于文献(如《郡望百家姓》、《氏姓谱》等)的来看,有汝南郡和陈郡2望。从传说(但未见有殷氏人确认)来看有8望:汝南郡、陈郡、渤海郡、琅琊郡、东海郡、雁门郡、弘农郡、冯翊郡。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目前全国各支殷氏信奉的郡望,只有1望,就是汝南郡,不存在陈郡,因为历史上分布各地的长平殷氏后裔只说自己的籍贯是陈郡长平,从来没有人说他的郡望是陈郡,都一致认同其郡望是汝南郡。至于传说中的其它6望,即或历史上有过,但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了。那么为什么有的专论郡望的姓氏古籍中将陈郡也列为殷氏郡望呢?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弄清长平殷氏的实际地望的地理位置的缘故。为了弄清长平殷氏的实际地望“长平县故城”的地理位置和长平殷氏为何有两望的问题,中华殷氏网殷作斌、殷文宏、殷彩平三人于20093月专赴河南省西华县考察,终于揭开了谜底。原来在西汉时,陈郡长平殷氏始祖北地太守殷续以功封于汝南,即从河内野王移居时属汝南郡管辖的长平县定居,始有长平殷氏,于是长平县就成为长平殷氏的实际地望,因为当时(西汉)长平县属汝南郡,所以汝南郡就成为长平殷氏的郡望。长平县初置于秦,属陈郡;复置于西汉,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封击匈奴有功的大将军卫青为长平侯,后改为县,属汝南郡;东汉建武30年(54)改属淮阳国;章和2年(88)改属陈国;建安2年(197),属陈郡。北魏太平真君7年(446)废,后复置,仍属陈郡。北齐天保七年(556)终废。以后虽县名屡易(如西华等),但终没有再恢复过长平的县名。由于长平殷氏两晋间,为避“五胡乱华”南渡过江侨居建康时,长平县属陈郡,所以其后人为不忘本,都一直坚称自己是陈郡长平籍人,但从来没有人说其郡望是陈郡。其实,虽然长平县有时属陈郡,有时属汝南郡,但长平县的真实地理位置从来没变过。长平县故城就在今西华县县城东北9公里的董城村。西华县1993年新志明载:“经地、县文物普查,现在(县城东北9公里的董城村)村西北角坑塘南口断层处,仍保存夯筑城遗址。残高1.5,宽2,夯土层厚8厘米。夯窝直径4厘米。据传说和查找,原城址南北长350,东西宽170。有南北二城门。南门宽阔,北门窄小。”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