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向理事会73名理事发放研究会《组织工作文件汇编》的公告

热度0票  浏览1520次 时间:2014年5月28日 02:24

 

附件2  《组织工作文件汇编》的前言

 

   

 

    本人受35淇县朝歌中华殷商传承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委托,将35日成立大会通过的几个组织工作文件,按特事特办的原则,润色整理成文,补办注册社团应该要办的相关手续。即完成淇县朝歌中华殷商传承文化研究会章程》、《淇县朝歌中华殷商传承文化研究会领导成员和工作人员简历》、《淇县朝歌中华殷商传承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会21名成员简历》、《淇县朝歌中华殷商传承文化研究会理事会73名成员简历》、《淇县朝歌中华殷商传承文化研究会首批会员简历》等组织工作文件。经过两个多月在病魔缠绕中的时断时续的勤奋工作,今日终于得以完工,算是对得起祖宗,也对得起35日本会成立大会两百多位代表对我的高度信任了。上列五个本会组织工作文件中,前三个文件的润色拟稿较为顺利。因为《章程》《领导成员简历》21名常务理事简历》这三个文件,在35日成立大会之前,其初稿已经基本拟好,会后整理只是增减少量润色文字而已。最难整理的就是《理事会73名成员简历》和《320首批会员简历》这两个文件,特别是《320首批会员简历》这个文件的整理难度最大,因为35日成立大会只是通过了理事会73名成员的提名,并没有对各成员的基本人事情况进行详细讨论,至于《首批会员简历》的编制,更是在35日成立大会之后才提上议事日程的,其梳理的难度可想而知。现在回想起来,编纂这最后两个文件,花时间最多的主要不是拟稿,而是对73名理事和五年来近380名口头或书面申请者人事情况的调研如身份信息、住地信息、工作单位信息、职务职称信息、对殷商文化和殷商传承文化的理解程度信息等。据不完全统计,期间,共打了500多次电话,发了3000多封短信和电邮,向500多位QQ好友进行查询,查阅了200多张报名表,仔细调阅了四大本大祭报到册,根据本会章程“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入会需申请”、“逐个审核”诸原则,对数百名申请者发来的人事材料料进行逐一梳理,最后才形成理事会73名成员简历》和320首批会员简历》这两个文件。因为发展首批会员与今后再发展会员的程序是不一样的,今后发展会员,是先有理事会而后由理事会根据各人的申请要求审批会员,而首批会员中的大多数是35日研究会成立之前就申请的,其中有20多人还是2009年、2010年就提出书面申请的。按照常规应该在35 日之前就确定会员,而后再召开成立大会,选举理事,成立理事会。而我们这次是经淇县政府批准,特事特办,是将待审批的“申请者(准会员)先召集起来,先开成立大会,由出席成立大会的这些“准会员”选举理事,产生理事会,才有了本会的成立。因此,出席35日本会成立大会的二百多名“准会员”功不可没,促成成立大会召开但未能出席成立大会的早期申请者也功不可没。因此,在成立大会后,为他们补办入会手续时,要十分谨慎,既不能将对本会成立立有大功者拒之门外,又不能将不具备条件者,全拉入会内,要对他们在当地群众中的影响进行逐个调研,才能确定是否可以接纳其为首批会员。在这一工作中,起码要做到两条:一条是对促成研究会成立有功者,一个不漏;另一条是对不够研究会章程规定的会员条件者,一个不收。这就是编制首批会员简历的难点所在。不管这步工作有多难,但本人终于不负35日出席本会成立大会的200多位代表的委托,将本会成立初期的全部组织工作文件补办齐全了,这是本人感到十分欣慰的。也就是说,到今天为止,由本人负责的为研究会搭架子的事已经全部完成了。  

本会自从35日在末代殷都朝歌正式成立以后,在殷勇会长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按预订计划运转正常,殷勇担任会长两个多月以来,研究会在提出规划、制定制度、考察学习、整顿组织等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研究会两个多月来的实践已经证明,殷勇会长是一位有胆有识、高瞻远瞩的卓越领导人。希望本会全体会员要紧密地团结在以殷勇会长为首的研究会领导集体的周围,依靠集体智慧,将全体殷商后裔的共同心愿-----建设殷商文化国际产业园殷代帝王陵园”的大事办好。殷勇会长说过,“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做好这一工作,目前的主要危险是来自“”的干扰。目前干扰殷勇会长通盘大计的“”的干扰的主要表现是,我们的队伍中有部分急功近利的人员利用中华殷氏各支派宗亲急于逐代向上寻根溯源编纂中华大一统殷氏族谱的心理要求,好高骛远,贪大求全,企图在短期内完成中华殷氏大一统族谱的编纂工作。我要提醒这些同志注意:目前,我们的研究会,只能走本会《章程》规定的路子,即:“挖掘众多殷商后裔各姓氏源于朝歌的文化资源,走与海内外殷商后裔企业家互利双赢的路子,将殷都朝歌和殷帝辛陵丰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引进殷商后裔企业家的积极投资,转化成祖地的区域经济效益,促进祖地和周边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引自本会《章程》第二章第六条第四款而不能有丝毫的偏离。搞中华殷氏大一统族谱虽然是全国各支殷氏的共同愿望,但在近几年内搞成是不可能的,将来能否搞成,还得走着看,如果没有新的民间或地下的重大发现,我个人认为,凭现有资料,在短期内完成中华殷氏大一统族谱的编纂是不可能的,即使勉强搞出来也一定是贻害殷家万年的粗制滥造的东西。同时,我们研究会是全体殷商后裔各姓氏的研究会,也不能只关心我们中华殷氏一个姓氏的族谱问题。为什么说,凭现有资料不可能搞成中华殷氏大一统族谱呢?原因有四:

一是周武王伐殷时,已经将殷王室的族史典册全部销毁,无一幸存,目前留下的文字资料除甲骨文外,都是周人编造的。

二是自殷亡至秦末这一千多年间,中华殷氏屡遭打压和剿灭,人口锐减,即使是改为复姓氏的“北殷氏”分支,也未能得到幸免北殷氏分支在春秋初被秦国秦宁公剿灭在这段时期,周人害怕殷人死灰复燃,是不许可殷氏编制族谱的。一直到汉兴以后,中华殷氏受压状态才稍有改变。据文献记载,汉成帝时,皇帝婚久无嗣,求子心切。以为是五帝夏周都受到祭祀,唯殷人成汤断了香火所致,因此,“诏求殷之后裔” ,派人四处寻找末代殷商王室直系传人。才了解到殷之后裔已“分散为十余姓,推求其嫡,不可得”。因此只好于绥和元年8下诏封孔子的十四世传人孔吉一说是孔吉之子孔何齐为殷绍嘉侯,不久又进封为殷绍嘉公。 这就是至西汉末殷氏还未有公开的世系谱问世的最好证明。据有些姓氏学家研究,从西周初到秦末时,殷姓已经沦为弱小的罕见姓氏,殷姓人口已经十分稀少陈树三等《中国姓氏起源探讨》。在这千余年间,殷姓人做官有册可查的只有两人。一个是《战国策·卫策》中记载的在官场中原来受到排挤的殷顺且,在卫嗣君临死时,殷顺且遵照贤士之计,获得濒临死亡的卫嗣君的信任,遵遗命出任相国,辅佐卫嗣君儿子公期,将原来当权误国的奸臣全部罢免。另一个是《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的秦末会稽郡守殷通,与项梁是好友。秦二世元年209,被项梁和项羽叔侄合谋杀死。

三是自两晋之交起至唐末这近八百年间,由于陈郡长平殷氏的努力,殷姓人虽再次中兴,成为影响朝野的政治力量,使《晋代殷谱》成为五胡乱华时南渡江左的国家百谱的前20姓的“官谱”之一,但又先后毁于南朝的两场国家藏书馆大火之中,无一本幸存,后来唐人补编的《殷敬本谱》即殷敬的《殷氏家传》、《殷践猷本谱》与《晋谱》相比,已非原汁原味了。不幸的是,以《殷敬本谱》、《殷践猷本谱》为代表的《唐谱》也毁于战火,没有传承下来。两汉时期.族谱均由私家保存,到了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抬头,门第之风大兴。由于政治的需要,政府开始收集管理士族族谱,从而族谱以官私两个渠道流传。在流传的同时,族谱也面临着散佚。文献上对官藏谱牒的散佚有明确的记载。汉魏六朝族谱的完全散佚经过了比较长的时间,从现存的书目来看,北宋初,汉魏六朝族谱已基本散佚殆尽。从总体来说,汉魏六朝的私家藏谱和国家藏谱的散佚殆尽主要是由于战乱。其中最严重的是南梁时因战乱引起的两场特大焚书事件,将东晋时随晋室过江的国藏百家大族族谱烧得一干二净,一本不剩,使晋时南渡的百家大族世系记载完全中断,即便是孔孟族谱,也未能幸免,本已断代一千多年的拼凑本《晋代殷谱》被焚,对中华殷氏族谱的延续更是雪上加霜。尽管南朝时王俭、王僧孺、贾执、傅昭等人后来又新撰有《百家谱》《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但可以肯定,他们新撰的《百家谱》已不是东晋初年南来的北方世家大族的“百家谱”了,随着南渡初年百家谱的“覆灭殆尽”,连唐初史学家也没有见到其原来面目,因之《隋书•经籍志》中列目的新编“百家谱”的可信度就可想而知了可悲的是,就是南朝新编这“百家谱”也没有能流传到现在。后来以南朝新编这“百家谱”为蓝本的《唐代殷谱》(以唐人殷敬的《殷氏家传》和殷践猷的谱本为代表作的可信度更是可想而知了前已说明,这些可信度很低的《唐代殷谱》也没有流传下来南朝南梁时因战乱引起的两场特大焚书事件如下述:一件是由梁武帝萧衍时因侯景攻陷梁都建康的侯景之乱引起的,一件是由梁元帝萧绎时因西魏攻陷梁都江陵的江陵之变引起的。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八月,纳叛降将豫州牧侯景与梁武帝萧衍之侄萧正德勾结,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梁,次年三月攻陷建康的南梁统治中心台城(后宫禁城),控制了南梁的军政大权。放火焚烧了东宫台殿所藏图书数百橱,南朝典籍、谱牒全被烧毁,无一幸存。侯景之乱历时长达三年零八个月,最终为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平定,公元552年,萧绎在江陵(今湖北荆州)称帝,是为梁元帝。在侯景之乱中,萧绎拥有实力却坐观国祸不理,暗藏私心,首先残忍地将对他登基为帝构成威胁的兄弟子侄逐个消灭,等到老父亲梁武帝被外贼活活饿死之后才发兵勤王。在自己登上皇位之后,又再度与北方的西魏产生矛盾,招来强敌压境。公元555年之初,西魏军队合围江陵,主将战死,军中大乱,昔日誓死效忠之将领也纷纷降敌。正在呤诗的好藏书之君元帝萧绎,眼看大势已去,急忙躲进内城,并下令焚烧所有藏书,将他自己辛苦聚书四十余载,收集起的古代罕见的十四万卷之多的典籍、谱牒和其他图书烧个精光。说是“读书太多,以致有今日之祸”,引发中国历史上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最大的文化破坏事件,沦为破坏中华文明的千古罪人。侯景之乱和江陵之变前后是南北朝时期最为纷乱的时段之一,典籍焚毁,斯文零落颜之推是亲历这一段历史的见证人,他在《观我生赋》自注中云:“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这是颜之推在谴责侯景之乱和萧绎焚书时,对百家谱之焚毁于战火而发出的惋惜之语。其中“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的记载,是目前文献中关于西晋末南渡士族谱牒数量的最确切的资料。

四是现存的各支殷氏族谱大多是明清时的文人所为,少部分是宋谱,这些族谱都有不同程度的攀龙附凤之弊,其中的唐前各代祖宗的记录,多数不可靠。我们现在能挖掘到的民间谱也大多是这种谱本,只靠这些谱本,显然是不可能搞成统谱的。这种攀龙附凤谱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宋前古代人物记载多为直系单传,鲜有分支。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不实行计划生育,一般来说,每一世都会有分支。各族修谱的文人在为其先祖攀龙附凤时,一般都是只从古代典籍中寻找本姓氏“龙凤”,很少顾及“龙凤”的兄弟姐妹及其后裔的。这就是明清以来,所有攀龙附凤的各姓氏各族宋前古代人物谱多为直系单传谱而鲜有分支谱的原因。纵观各姓氏的明清谱,凡是世系越多越古的越不可信,其中以黄帝为始祖的最不可信,更不宜作为研究族史,编纂姓氏统谱之依据。

我早就说过,我们中华殷氏族谱的特点是“源有据,流记载中断”。我们现在要弘扬殷商传承文化,就是要在“源有据”三个字上下功夫,各支殷氏虽然由于族谱记载断代的原因联结不起来,但我们都有共同的祖宗,都源于殷商是无疑的,是有史据的。这就是我们团结的基础,我们要将我们的殷商祖宗帝王陵园修好,就是想为子孙后代打牢这个基础,使他们永远记住,我们是殷商后裔,我们的祖先是有大功于中华民族的。至于各支派的向上逐代寻根溯源,只能走实事求是的路子,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决不可以为搞大一统谱,再次造假,给子孙后代出难题。我希望我们中华殷氏各支派所有宗亲一定要以大局为重,千万不能听信我族中少数文人的不当之言,走上干扰殷勇会长通盘大计、鼓吹集全族之力编纂全国大一统殷氏族谱的不归路。

      研究会自成立以后,组织在逐渐健全,目前正在准备资料以迎接2014531日之前的年审。本《组织工作文件汇编》就是为配合“5月年审”准备的。迄今为止,研究会已经有国内会员300名,韩国会员20名,即共有会员320人。这320名会员的简历,昨天已经在网上公布。为加强研究会的组织建设,必须组织各地会员学习这些文件,特别是要组织会员学习本会《章程》,因此,在将本《组织工作文件汇编》上报淇县进行5月年审的同时,也发至73位理事的信箱或QQ中,希望不会使用信箱或QQ的理事迅速与我联系(手机:1803650371813861563718),协商出获得这些文件的途径与办法。

根据研究会组织工作早就定好的计划安排,我在完成研究会初期的全部组织工作文件以后,将于2014531日正式引退,不再过问研究会的具体工作,但保留研究会的名誉会长一职。本人引退以后,研究会的全部组织工作由秘书长殷书寿接手。何时恢复发展新会员、如何收取会费、制作和发放会员证的程序等均由秘书长殷书寿和殷勇会长商量酌办,本人不再过问。

最后有两点建议,提供殷勇会长和殷书寿秘书长参考:

(一)殷世炎理事逝世以后,理事会成员由73人变为72人,成为双数。建议增补1 人,以维持73人之数。由于江西会员人数多达百人,根据研究会上次去南昌考察学习时,南昌青云谱法院院长殷奋进在组织群众集会现场展示出的出色组织才能,江西宗亲提议增补殷奋进为理事。此建议可否采纳,请殷勇会长酌定。

    (二) 本人引退以后,建议研究会设立一个“顾问委员会”,作为常务理事会的参谋机构。聘请社会上的一些知名专家和殷商后裔中的一些德高望重的学者或知名人士为顾问,以殷勇会长名义给他们发聘书。比如说,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四位首席科学家之一、北京大学考古学家李伯谦,中国考古研究所知名研究员殷玮璋,镇江殷氏南渡专家殷耀祖,镇江博物馆多种交叉学科研究员殷光中,南昌市著名殷氏研究专家殷国珍等,都可以是本会顾问的候选对象。

    

殷商传承文化研究网、中华殷氏网     站长

     淇县朝歌中华殷商传承文化研究会 名誉会长   殷作斌

                         2014527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