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郡长平殷氏的崛起、南渡及世系考(下篇)

热度34票  浏览5372次 时间:2014年9月23日 06:32

  

五、 三国、晋---唐末五代间无法确定支派和世系的陈郡长平殷氏名人或疑似陈郡长平殷氏名人考:

 

(一)《中国人名大辞典》812-815页及其《补遗》13页(1921年版,上海商务印书馆,方宾观、藏励龢等编)中,共录入殷氏名人记录75条,减去非殷姓的南燕殷丰妻和假姓殷氏的南朝宋殷淑仪,加上一个东汉殷亮和唐人殷亮的同名,《中国人名大辞典》实际录入殷氏名人共74人。其中秦1人,两汉6人,三国1人,两晋9人,南北朝9人,唐至五代20人,宋1人,明19人,清8人。其中三国至唐末五代共录入39名殷氏名人,在这39人中,确认属于陈郡长平殷氏的为34人,佔同时期殷氏名人总数的87%(只有北魏殷绍,唐人殷七七、殷尧藩、殷𣀉和五代人殷鹏等五人是否是陈郡长平人未能确定)。现将《中国人名大辞典》录入的三国至唐末五代间的39名殷氏名人中不能确定支派和世系的陈郡长平人和不能确认陈郡长平人身份的殷氏名人详列如下

1、殷七七:唐,名天祥,又名道筌,常自称七七。是否陈郡长平人,待定。

2、殷芸:南朝梁,钧宗人,文学家。天监中,位秘书监、司徒左长史,后直东宫学士省。有小说三十卷传于世(从隋志注)。梁书》卷41列传第35本传、《南史》卷60列传第50殷钧传,均有记载。《南史》殷钧传只载芸为钧宗人,别无世系可考,但可以确认其属于长平殷氏殷褒分支。

3、殷绍: 北魏,长乐人(长乐,古县名,治今河南省安阳市东,内黄、滑县一带)。《北史》卷89列传第77(艺术上)有殷绍传。达《九章》、《七曜》,明日月辰宿,长天地阴阳之术。太武时,为筭生博士,给事东宫西曹。太安四年,以上《四序堪舆》闻名于世。其从子玖,亦以学术著名。是否陈郡长平人,待定。

4、殷道叔: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年)春二月车骑将军刘裕来朝,以谋反罪与东阳太守殷仲文南蛮校尉殷叔文(殷仲文弟,又名叔献)、永嘉太守骆球同时被诛。殷道叔比殷仲堪、殷仲文晚一辈,其父何名,正史未见,可以确认其属于陈郡长平殷氏殷褒支。

5、殷蒨:南齐,陈郡长平人,但支派和具体世系不明。善画,图形必肖。

6、殷璠:唐,丹阳人,进士。编有诗歌总集《河岳殷灵集》传世,分上、中、下三卷,选录了当时期自常建、李白、王维,……阎防24家诗234首,今本实为228首。由于殷璠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选录标准又非常严格,因而在唐人编选的唐诗选本中历来最受重视,影响深远。虽具体世系不能确定,但可确认其属于东汉谏议公分支。

7、殷尧藩:唐,同州人。元和进士。辟李翱长沙幕府,后为长乐令。有治绩。擢侍御史。甚著风采。有诗集。是否陈郡长平人,待定。

8、殷𣀉(𣀉,同操):唐,善画。开元时,与殷季友、韦元忝在内殿写貌人物,海内知名。是否陈郡长平人,待定。

9、殷文圭:五代吴秋浦人。小字桂郞。居九花山。苦学,砚为之穿。登唐乾宁间进士。后归江南。仕吴为翰林学士。有登龙集、从军稿、笔耕、冥搜集等书。可确认其属于陈郡长平殷氏,但支派世系不明。

10、殷崇义:南唐,文圭子。博学能文。李景时,历右仆射。自淮上用兵,凡书檄教语,皆崇义任之。特为赡典,切于事情。周世宗常称赏之。开宝间,以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国亡入宋,避讳易姓名曰汤悦。太宗勅撰江南録,自言有陈寿史体,世颇称之。可确认其属于陈郡长平殷氏,但支派世系不明。

11、殷鹏:字大举,五代时后晋出帝时人,籍大名(五代大名府辖有今河北、河南、山东交界处多个县,府治元城、大名,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以隽秀为乡曲所称,弱冠擢进士第。仕后唐为刑部郎中。鹏姿颜若妇人,而性巧媚。后晋天福中,擢拜中书舍人,后晋权臣枢密使冯玉甚宠之,擢鹏为本院学士。玉本非才,所得词目,多托鹏为之,时人以为笑端。及玉北行,鹏亦以病卒。是否陈郡长平人,待定。

(二)《二十五史人名大辞典》19975月第1版,中州古籍出版社,黄惠贤主编)上、下册中,共录入殷氏名人记录38条,减去非殷姓的清人殷壮猷妻李氏,实际录入殷氏名人共37人。其中只有殷冲(南朝宋人)、殷孚(南朝宋人)、殷恒(南朝宋人)、殷淡(南朝宋人)、殷(南朝梁人)、殷氏女(清人)、殷明恒(清人)七人为《中国人名大辞典》所未录。《二十五史人名大辞典》录入的三国至唐末五代间殷氏名人共26人,全为陈郡长平殷氏族裔,无一例外。

(三)《中国人名大辞典》和《二十五史人名大辞典》未收录的三国---唐末五代间无法确定支派和世系的陈郡长平殷氏名人或疑似陈郡长平殷氏名人考:

1、殷敬顺:唐人。当涂县丞。著有《列子释文》二卷,传于世。

2、殷敬:殷氏谱牒大家,其在谱牒学上的成就与五总龟殷践猷齐名。撰有《殷氏世传》三卷(又名《殷氏家传》或简称《世传》)传世。该书虽已佚难觅,但《旧唐书》卷46经籍志第26(经籍上)中有明确的书目记载:“《殷氏家传》三卷(殷敬等撰)”。《新唐书》卷58志第48艺文志(乙部史录)中也有“《殷氏家传》三卷(殷敬)”的书目记载。唐史学大家刘知几在《史通杂述篇》中也云:高门华胄,奕世载德,才子承家,思显父母,由是纪其先烈,贻其后来。若杨雄家牒,殷敬世传,孙氏谱记,陆宗系历,此之为家史者也。但《隋书》卷33志第28经籍二(史)中却未列。由此可知《殷氏世传》编撰者殷敬当是初唐人。

3、殷迪:晋人,按万姓统谱,迪字仲远,太子太傅。

4、殷佑:晋人,宣城太守(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二十)。按万姓统谱,佑字庆元,云阳人,擢吴郡太守。上笺论顾荣功高,赠典不称。荣由是赠侍中、骠骑将车、开府仪同三司(宋,范大成《吴郡志》卷十)。

5、殷文隆:南朝陈人,按万姓统谱文隆字智凤,赐爵南城县开国侯。

6、殷铉:南朝陈人,按万姓统谱铉字宣辅。广熙太守。

7、殷氏女(本文世系图中殷褒支“11B,适颜之推,大书法家颜真卿五代祖母):颜之推的配偶为殷氏的唯一可靠文献是颜之推的名著《颜世家训》。其《后娶第四》篇云:“思鲁等从舅殷外臣,博达之士也。有子基、谌,皆已成立,……”。既然殷外臣是颜之推子颜思鲁的从舅。当可推知颜之推之妻为殷氏。但殷外臣及子基、谌等在殷氏谱中却难于查考。由《陈书·卷一·本纪第一》知在陈霸先(即后来的南陈高祖武皇帝)控制南梁政权的大同年间(535-546殷外臣行台选郎。可知殷外臣、颜之推、殷不害、殷不佞在南梁是同朝为官的,其时正是陈郡殷氏南渡的殷敞分支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时代。殷不害(505-589)、殷不佞(518-573)、颜之推(531-595)、殷外臣是同时代人,但殷不害比颜之推大26岁。当19岁的颜之推出任南国左常侍时,殷不害已经45岁,时任南梁廷尉。其最幼弟殷不佞也已经32岁,时任南梁武康令。从南梁的官位来看,殷不害、殷不佞要比刚任国左常侍的颜之推资格老得多,从年岁来看殷不害相当于颜之推的父辈人。殷不害、殷不佞弟兄五人不可能一个女儿也没有。如果殷不害有女或有姪女,其年岁也正好与才华横溢的国左常侍颜之推相当。因此颜之推之妻是殷不害之子女或姪女的可能性很大。故在本文的殷褒支世系图中,将颜之推妻殷氏列为殷褒支11世。这个推测与《颜勤礼碑铭》上说的颜思鲁娶殷不害子殷英童之女,将殷颜联姻推入第二世,正好在逻辑上相一致,也与中国古代一姓姑姪两辈常嫁另一姓父子两辈的习俗相符合。但这也仅是推测是,不作定论。

8、殷外臣及其子殷基、殷谌:由《陈书·卷一·本纪第一》知在陈霸先(即后来的南陈高祖武皇帝)控制南梁政权的大同年间(535-546殷外臣行台选郎。由颜之推名著《颜世家训》的《后娶第四》篇知殷外臣是颜之推子颜思鲁的从舅。即殷外臣是颜之推妻的从兄弟。若颜之推妻殷氏是殷不害之女或姪女的推测成立的话,则殷外臣也一定是殷不害或殷不佞之子(但与颜之推妻不同父),这是本文的殷褒支世系图将殷外臣定为殷褒支9世殷高明之孙(11世)的立论依据,但这也仅仅是推测,不作定论。

9、殷氏女(本文世系图中殷褒支“13A,适海内大儒颜师古,大书法家颜真卿伯曾祖母):颜师古的的配偶为殷氏,从曲阜市颜子研究会、曲阜市史志办公室20027月编写的新编《陋巷志》之说:“三十七代颜籀,字师古,系颜思鲁长子。……配殷氏,生三子:颜趋庭、颜扬庭、颜光庭。”未查到更多的古文献。从殷颜六世联姻的辈分来看,颜师古妻殷氏,显然是殷褒支13世女,本文殷褒支世系图中,将其列为殷褒支12世殷闻礼之女“13A女”,也仅仅是推测,不作定论。

9、殷氏女(本文世系图中殷褒支“13B,适颜勤礼,大书法家颜真卿曾祖母):颜勤礼的配偶是陈郡长平殷氏殷褒支十三世女,由《颜勤礼碑铭》可证(清黄本骥编,蒋環校,颜鲁公全集。上海仿古书店发行,19365月版)。但颜勤礼的配偶,具体身份尚无法确定,只能确定为殷不害的曾孙女或从曾孙女,无法确定其父亲。本文殷褒支世系图中,将其列为殷褒支12世殷闻礼之女“13B女”,也仅仅是推测,不作定论。

(全文完,2013-2-27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