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郡长平殷氏的崛起、南渡及世系考(上篇)

热度47票  浏览6748次 时间:2014年9月23日 06:30

3明代殷正茂对传承陈郡长平殷氏文化的重大贡献及其对陈郡长平殷氏南渡研究的历史局限性

尽管明殷正茂对陈郡长平殷氏南渡问题的研究有牵强附会之处,但他对陈郡长平殷氏文化的传承有重大贡献功不可没。

为了使散居于苏南镇江、无锡、常州、苏州一带和安徽歙县上里(即殷正茂的老家)的殷秩(字秉常)后裔都能确信他的观点,他办了有深远影响的四件大事,这四件大事客观上对南渡后的陈郡长平殷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1)撰写了多篇著名论文如《本源考》和《告润族书》等

殷正茂为编修族谱,写了多篇指导性的论文,如《本源考》和《告润族书》等。在这些著名论文中,以《本源考》最有价值。四百多年来世代相传,被收录于以两宋间殷秩字秉常为始祖的各支殷氏族谱中。这篇论文在收藏族谱的各大图书馆中很容易查到。殷正茂在该文中,认为陈郡长平殷氏南渡初祖为东汉谏议大夫殷封,南渡后的地望在今镇江(古润州)丹阳(古曲阿),论述了殷封家族南渡后,在三国、西晋时,形成望族,成为与吴地土生土长的陆士衡家族(三国陆逊逊子陆抗--抗子陆机字士衡并列的江南高门名阀。在本源考中,他得出三个与陈郡长平殷氏南渡有关的推论:

其一是陈郡长平殷氏名人殷羡、殷融、殷浩、殷仲堪、殷景仁等必润之产皆谏议公之裔孙也”。论据是“《晋中兴书》及《晋阳秋》、《世说》等书,每补晋史之缺。诸书载殷中军浩,栖迟丹阳墓所,王仲祖、谢仁祖、刘真长軰皆至墓所省之。又云:仲堪之殁,其子简之葬其父丹阳祖墓,遂家墓侧。”“浩之栖迟,仲堪之葬,皆在丹阳无疑。何言乎?浩与简之始家于润,而以先有坟墓在润致疑耶!”“润州之殷或云自浩与简之始,而以晋渡江之先殷氏坟墓或当有在润州者,以为疑辞臆见,而非确然不惑之辨。”意思是说殷羡、殷融、殷浩、殷仲堪家族如果不是已经在江南润州丹阳生活了一、二百年的土生土长的江南人的话,如果其祖先在西晋前仍未南渡的话,他们的祖茔怎么会在润州丹阳呢?殷浩出山之前,怎么会不愿做官在丹阳祖墓结庐隐居近十年呢?祖墓同在丹阳的王谢家族的东晋名士王仲祖、谢仁祖等怎么会到殷氏丹阳祖墓处劝说殷浩出来做官呢?殷仲堪死后其子殷简之怎么会将其父葬在丹阳祖墓之侧呢?因此,殷正茂才得出殷羡、殷融、殷浩、殷仲堪、殷景仁等必润之产皆谏议公之裔孙也”的推论。其实,此论不真。据众多姓氏史书记载,殷羡、殷融、殷浩、殷仲堪、殷景仁等皆为魏晋间仍住在陈郡长平的殷褒的嫡裔,殷褒于魏晋朝在江北做官(荥阳令、章武太守)时,东汉谏议公早已在江南曲阿定居,并多半早就作古,二者根本不可能穿越时空成为同一支。东汉谏议公定居江南的地望在曲阿(今之镇江丹阳),而殷褒支后代殷识、殷敞、殷羡、殷融、殷浩等过江南渡是在永嘉之乱后至东晋立国之初。殷褒支过江后的侨居地望虽也叫丹阳,但此丹阳并非今之丹阳(今之丹阳,古名曲阿或云阳)殷褒支过江后的实际侨居地望与陈郡谢氏过江之初的侨居地望都在今南京中华门外江宁与安徽当涂间的丹阳镇一带这已经为陈郡谢氏墓志铭的陆续出土所确认。古今有些学者,如殷正茂等,以为陈郡长平殷氏殷褒分支南迁侨居之丹阳就是今江苏镇江之丹阳,又从殷浩不愿出山做官隐居丹阳祖墓、殷仲堪死后其子殷简之也葬其父在丹阳祖墓之侧,陈郡谢氏(谢鲲-谢仁祖父子)祖墓也在丹阳等,推测出殷羡、殷融、殷浩、殷仲堪家族的祖墓就在今镇江之丹阳,从而进一步推测出殷羡、殷融、殷浩、殷仲堪等不是在东、西晋间南渡的长平殷氏殷褒后裔,而是在东汉桓、灵间早就南渡的长平殷氏东汉谏议公殷封后裔,实际上这种推测是不能成立的。殷正茂《本源考》中述及的“《晋中兴书》及《晋阳秋》、《世说》等书”, 虽因失传等原因,致我们不能窥其全貌,但某些后人辑本还在。特别是记述晋代史料和名人轶事的唐人撰《晋书》和南朝刘义庆撰、刘孝标注的世说新语犹在。查《世说新语•识鉴第七》确有下述条目:王仲祖谢仁祖刘真长俱至丹阳墓所省殷扬州殊有确然之志既反谢相谓曰:‘渊源不起,当如苍生何?’深为忧叹”说的是殷浩年轻时名声就很大,可是长期在丹阳祖墓旁结庐隐居,不肯出来做官。王、谢等人认为殷浩出不出来做官关系到东晋的兴亡,所以结伴去看望他,劝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出山为仕。可见殷正茂公《本源考》引用的晋书记录与《世说新语》吻合无误。但殷正茂公显然是将《晋中兴书》、《晋阳秋》、《世说》等书中说的东晋时建康(南京)之丹阳当成今镇江之丹阳了,搞错了地理位置。史载陈郡长平殷氏、陈郡阳夏谢氏南渡过江后的祖墓均在南京之丹阳已经得到考古学的印证只不过殷正茂公在《本源考》中述及的谢仁祖,其父谢鲲的墓志铭不是在镇江之丹阳而是于1964910日在南京中华门外戚家山残墓中出土这正是当年陈郡阳夏谢氏、陈郡长平殷氏南渡侨居建康之丹阳一带陈郡谢氏家族祖墓地的发现更是殷羡、殷融、殷浩、殷仲堪家族的祖墓地丹阳不是今镇江之丹阳而是晋代建康之丹阳的铁证从而证明了殷羡、殷融、殷浩、殷仲堪等人不是在东汉时弃官南渡的陈郡长平人谏议公之后,而是在两晋间永嘉之乱后才南渡的长平殷氏的主支---殷褒支之后

其二是包括徙吴地(苏州)之殷在内的江南诸殷“多祖于润”。意即到明朝时,江南的大多数殷氏都是东汉时南渡过江的谏议公之后。此论明显与众多姓氏史书记载的江南诸殷大多数为永嘉之乱后至东晋立国之初南渡过江的陈郡长平殷氏殷褒支之后相左。

其三是其十四代祖(润族可考始迁祖)殷秩云自泰州者亦必由润迁泰无疑也”。即是说,旧谱云润族可考始祖殷秩世居江北泰州,那么在迁泰之前又是来自哪里呢? 一定也是来自润州,殷秩无疑也是东汉时南渡过江的谏议公之后。意思是说,润族始迁祖殷秩的先人是自江南润州迁去江北泰州的,传到殷秩这一代时,又返迁回江南润州了。论据是润州乃始祖东汉谏议公故里,是陈郡长平殷氏南渡过江后的祖地(祖茔之所在),殷秩之所以由泰州南渡迁润州,是为了从先祖居。此论属猜测,殷正茂在其《本源考》中似未给出可靠证据。

总的来看,殷正茂公的《本源考》虽有牵强付会之处。但它客观上对推动殷氏家族文化的传承、对后人了解陈郡长平殷氏南渡的历史起了极大的作用。正是《本源考》正本清源,指出中华殷氏大部分是殷微子之后,或是受微子及其封国(宋国)庇护的殷商末代王室后裔之后,这正好与前几年在唐长安城遗址西南部出土的初唐(武周)时殷仲容、颜颀合葬墓的墓志铭并序的说法相印证正是《本源考》将冯宿撰《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从浩瀚的文山字海中挖掘出来,使我们知道陈郡长平殷氏除了有在两晋间南渡的殷褒一支之外,还有正史中没有记载的早于东汉时就南渡过江的谏议公一支正是这一发现解决了一直难以解决的三国、西晋时高度发达的江南吴地殷氏文化与中原陈郡长平殷氏文化的渊源问题正是《本源考》凝聚了江南众多殷氏族人的心,成为传承南渡的陈郡长平殷氏文化(家学),促进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武器。

 

上一篇 下一篇
酷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