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籍抗倭英雄——殷正茂
【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纪念日,本网转载此文以纪念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捐躯的的先烈们,以示不忘国耻,坚定不移的支持党中央维护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锋芒初露
说到抗倭英雄,人们一下就会想到我省定远人戚继光。他历时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但你可能还不知道,在我省徽州,还出了一位抗倭英雄——殷正茂。打开尘封已久的殷正茂人生档案,你会发现这位曾任户部、刑部尚书的徽州老乡,在御倭过程中留下的诸多深痕!
在歙县东乡离城约十余里的殷家村,矗立着一座明代石牌坊“殷尚书坊”,它建于万历四(1576),三间三楼,四柱通天,梁柱粗硕,浅镌锦纹图案,典雅而威重。这正是曾得到皇帝“忠实勋庸”评价的“户部尚书前奉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盐法巡抚地方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殷正茂的自立坊。
殷正茂(1513-1592),今歙县桂林镇殷家村人。据《新安名族志》记载,殷正茂始迁歙县的一世祖是南宋末年的殷恂,德佑元年(1275),他以部校的身份领兵随贾似道从临安出发前往芜湖御敌,大败,殷恂则循原路退至歙县,遂定居于县城南门。其后几代在地方上名望颇隆。但到了十世孙殷正茂时,殷氏家族已颇为寥落了。
嘉靖二十六年(1547),苦读群经多年、已经三十四岁的殷正茂,终于高中进士,这给业已衰落许久的殷氏家族带来了新的辉煌和希望。由于名次靠前,不久升为兵科给事中。按品级,给事中只不过是从七品的小官,但由于有“言官”和侍从之臣的特殊身份,负有钞发章疏、稽查违误之责,可以对高级官员进行监督弹劾,地位实际上比较显赫。殷正茂以不畏权贵、正直敢言的形象在朝廷中头角初露,引起内阁的注意。不久,被外放“锻炼”, 历任广西、云南、湖广兵备副使,再迁江西按察使。
殷正茂的军事才能,是在镇压广西壮族民众反抗朝廷的过程中日益显现出来的。嘉靖末、隆庆初,广西古田壮族头领韦银豹、黄朝猛反抗明廷,杀死官将多人。韦银豹的父亲韦朝威,早在弘治年间就造反,杀了副总兵马俊,其后降而又叛,叛而又降。韦银豹和黄朝猛两度抢劫广西省城的银库,杀了参将黎民衷,声势浩大。隆庆三年(1569),朝廷决意发兵征剿,遂升殷正茂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殷正茂与提督李迁商议后,集中土、汉兵共14万人,又调时任广东总兵官的俞大猷为将,分兵七道进剿。这一仗,共斩获八千四百多人,马浪等寨子也相继攻下。殷正茂“征剿”捷还,升兵部右侍郎兼巡抚广西。未几,佥事金柱捕获韦银豹,正茂因自行上书请罪而未被追究。
临危受命
那时,广东一带不仅时常受倭寇侵扰,当地少数民族又不断起兵,时局艰险。在这样的时刻,谁能担负大任?隆庆四年(1570),南京湖广道御史陈堂条提议“今督臣殷正茂才望可倚重,皇上以任度者任正茂,则正茂必能以度之讨淮西者自任,贼不足平矣”。虽一些大臣表示反对,但内阁重臣张居正也认为只有殷正茂才能稳定广东局势,乃力排众议,主张任他为两广总督。这样,隆庆五年(1571)九月,殷正茂以广西巡抚身份代行提督两广军务,开始了他与倭寇周旋厮杀的新的人生历程。
殷正茂到任不到一个月,倭寇就进犯广东的高、雷等州。原先,倭寇较少涉足这一带,明朝官军在此设防也不严密。殷正茂接到报告后,立即督军追击。有人认为倭奴凶狡,人多势众,应和往年一样调土兵围剿。殷正茂说:“势已燃眉,远需何济?况兵贵先声,必须大将亲行。今宜移缓就急,重申赏罚,破之无难。”于是檄总兵官张元勋率军赴援,檄佥事李材、许孚远,参政江一麟,副使陈奎、吴一介,参议周鸣埙,分头督集所在官兵,随军作战。殷正茂亲临一线,激发了官军的斗志,不久,就攻克倭巢,俘虏和斩杀1075人,首战告捷。
谁知好景不长,隆庆六年(1572)二月,倭寇分道进犯石城县,杀千户黄隆,又攻陷神电卫城。吴川、阳江、高州、海丰等地也遭到侵扰。作为一省的军事主官,殷正茂深感履职不力,一边上书汇报敌情,一边自我弹劾待罪。幸好兵部以他履新不久未予深究,皇帝也宽慰并勉励道:“殷正茂素有才略,兹初任事,其督率将领司道等官,悉力驱剿,务期荡灭。”甚至特别提出:“其地方机宜,悉听破格整理,敢有梗挠者,奏闻重治。”
皇帝的宽容对殷正茂是莫大的鼓励。他迅速整顿军队,重申纪律,四处追剿。闰二月,官军在新宁、高州、雷州,将进犯的倭寇分别击溃,共斩获200余人。五月,倭寇再犯广东广海、新宁、惠来,攻陷电白、锦囊等城,又转入高、雷、廉、琼等州境,所过之处,焚劫杀掳,百姓的生命、财产损失惨重。殷正茂一方面紧急调兵遣将,分头堵剿;另一方面上奏请求从严处分失职的地方军政官员,拢聚人心。电白知县蒋晓、锦囊所千户侯安邦因弃城逃遁,朝廷下命逮捕审讯。此役,官军先后也有不少斩获。再次稳定了广东沿海的形势。
功勋再立
殷正茂在广东御寇的同时,还对当地民众反抗朝廷的活动进行了有力的镇压。隆庆六年(1572),肇庆恩平十三村的陈金莺,邻邑苔村三巢的罗织清,藤洞九径十寨的黄飞莺,各自发动起义,互通声气。一时地方因之不靖。同时,蓝一清、赖元爵领导畲人又在山险木深的惠州、潮州一带起义,连地八百里,起义军数万。殷正茂忠实地贯彻张居正“今当申严将令,调益生兵,大事芟除,见贼即杀,勿复问其向背。”的指示,调整战略,先镇压了三巢、十寨、十三村的起义,再率兵四万进剿蓝一清等。历时三个月苦战,耗饷5.6万多,破据点700余所,俘斩12286名,蓝一清等为首十余人被捕斩于市。殷正茂主持的这些镇压行动,虽然对手不是倭寇,但既能直接稳定明王朝在广东的统治,也便于官军集中军事力量防御倭寇的侵扰。一再保举殷正茂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得知他在广东的这一系列战果后,专门写信给他,鼓励地说:“大功克就,岭表辑宁,朝士大夫始服公之雄略,而信仆知人之明。”不久,殷正茂以功累加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
万历二年(1574)冬天,倭寇进犯双鱼所。这是一处临海孤城,难以救援。守御的官兵因近两年未受倭寇侵扰,守备松弛,倭寇骤然攻至城下,慌乱一团,失去坚守信心,城池被倭寇攻破。殷正茂得报,大为震怒,下令处分总兵等官员,命其戴罪立功,又紧急调集援兵,分路会剿。殷正茂预计:倭寇海上无船接应,官军会攻双鱼,倭寇势必向内陆逃窜,而儒峒是其必经之地,在此设下埋伏,定可以逸待劳,大获全胜。乃令总兵官张元勋依计而行,倭寇果然中计。此役官军擒杀倭寇812人,解救被掳民众61人,缴获武器、马匹无数。不久,殷正茂又亲率官军在电白剿倭l000余人,有效地维护了两广的安定局面。
万历三年(1575),殷正茂改授南京户部尚书,次年改任北京户部尚书。从此告别了在一线抗倭的生涯。
御倭四策
在四年多抗击倭寇的斗争中,殷正茂能够取得成功,维护了安定局面,这与他结合地方实际,提出并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抗倭策略是分不开的。
广东一地,海岸线长,地形复杂,守备难度很大。在分析了数次倭寇侵扰的过程后,殷正茂发现了一个问题:官军主要集中在有限的据点,广阔的沿海各地,有如粗疏的巨网,一旦示警,即便反应迅速,也因路途遥远而经常错失良机。因此,他上书朝廷,请求增设将领。很快,兵部复文同意。
其次,按照明初定制,地方卫所军士,其子孙也入军户,世代充役。到了明朝中叶以后,由于负担太重,军户或逃或绝,已经无法为卫所提供高素质的兵员。在实战中对此体会颇深的殷正茂,也与当时的著名将领、同乡戚继光一样,提出了训练土兵的主张。他要求设练兵参将一员,招募土人,从中选出把总、哨官、哨队长,编成队伍,后练成20营,战绩出众。
再者,倭寇自海上来,近海的岛屿经常被他们作为临时基地。如果明军仅在陆地上防御,显得十分被动。因此,建立一支有一定战斗力的海上作战队伍很有必要。于是,殷正茂请求朝廷同意在肇庆府治的近郭,建设船厂,预行建造。以备不时之需。得到朝廷的批准。
最后,对于殷正茂来说,内外交困是最麻烦的事。为了能专心应对外来侵略,他采取了两个办法预防倭寇的内应。首先,他建议守巡官划地分守,将濒海谪戍的民众迁徙到云南、四川等内地,预防这些对朝廷素有不满之心的人成为倭寇的向导;同时,对接受招抚的原叛民敢于使用。比如,澄海人许瑞系曾起兵反明的曾一本的舅舅,曾一本被捕后,许瑞收其余众西遁,活动于惠州与广州之间,后受招抚。殷正茂让其破倭赎罪。隆庆六年(1572),许瑞出兵攻剿倭寇,生擒78人,斩首25级。殷正茂迅即上奏朝廷,请授职衔,以示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