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北朐阳殷氏本源考

热度45票  浏览1079次 时间:2010年8月22日 10:22

         苏北阳殷氏本源考

   目前,殷姓源于殷商王室、源于子姓的看法已经得到姓氏史学界大多数专家的确认。殷姓是殷商失国以后出现的姓氏的观点,也已经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赞同,还得到部分考古材料的印证(在甲骨文中尚没发现殷是姓氏的说法)。即是说,帝辛(纣)失国后,殷商王室的部分子孙为不忘本,以国为氏,称殷氏,后来姓氏混称,合一,始有殷姓。全国大多数殷姓的渊源如此,朐阳殷氏当然也不例外。在帝辛失国直至秦统一中国的近千年间,殷氏一直处于受压状态。直至汉初,北地太守殷续以功封于汝南,后移居陈郡长平,殷氏才又重新抬起头来,逐渐成长为中原地区最有声望的几个门阀士族之一,为后来两晋至陏唐这八百年间的殷氏中兴打下坚实的基础。晋永嘉之乱后,长平殷氏主支随司马氏政权携谱南渡江左(今南京一带),成为江南名门望族。其后裔在南朝宋、齐、梁、陈四朝和隋唐五代的八百年间,名人辈出,其中被正史立传者,就多达十余人,如豫章太守殷羡、建武将军殷浩、东阳太守殷仲文、荆州刺史殷仲堪、尚书仆射殷景仁、兖州刺史殷孝祖、豫州刺史殷琰、同为东宫大学士的小说家殷芸和著作家殷钧、光禄大夫殷不害、上书左丞殷不佞、大唐开国元勋殷开山、被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尊为 “五总龟”的唐代大学问家兼考据学家殷践猷、中唐尚书逝后追赠司空的殷侑等。

    据族人世代传说,朐阳殷氏始祖聪公的先祖就是长平殷氏南迁江左后的嫡系传人。笔者年幼时在家藏契盒中,尚见有曾祖高良公(字显祖)手书的“传汝南世泽,振长平家声---苏州阊门人显祖书”的破损堂联和“汝南郡、德一堂”条幅原件,可惜因家父不知是文物,没有妥善保存,后来让老鼠啃坏了。这是清代时,朐阳殷氏族人尚坚信自己祖籍长平、郡望汝南、堂号德一、与苏北诸姓一起于明初或明中自苏州阊门来的传说为真的铁证。四届谱主笔人作栋兄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就草率作出朐阳殷氏极可能是山东殷人南迁海州的判断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朐阳殷氏和苏北许多姓氏的先祖来自苏州阊门地区的传说,虽未在正史中找到根据,但从苏州府志和苏北诸姓家谱记录来看,这一传说为真是可信的。其理由有三:一是朐阳殷氏各家先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口头传说,一致认同本族的祖先是“苏州阊门人”(甚至没有编入朐阳殷氏谱系的现淮安、盐城、连云港一带的殷姓后人也这么说),这众口一声的历代传说,一定有其历史渊源。二是苏北各姓家谱多有祖先是在明初或明中来自苏州阊门并定居海州的记载,例如,沭阳县大竹园洛安堂《孙氏家谱》、东海县张湾紫阳堂《朱氏家谱》、赣榆县沙河无锡堂《孙氏家谱》、灌云东辛洛槐堂《王氏家谱》等。灌云县下车乡《戴氏家谱》记载更为具体,明确记载该户在明初,由苏州阊门五里十甲,迁来海州定居。在走访灌云、东海、沭阳、灌南、赣榆等老居民中,十有八九皆称自己祖先在明代由苏州一带因“红蝇赶散”、或“洪(红)军赶散”、或“红蜂赶散”、或“红毛赶散”、或直呼被“洪武赶散”而迁来海州定居的,甚至在涟水、洪泽、盐城、阜宁、响水等地也有“红军赶散”或“洪武赶散”的传说,这些众口一词的家谱记载和传说,说明了在明初一定是发生了一次由苏州地区被迫向海州荒凉地区的人口大迁移事件,本支始祖聪公或其直系近祖极有可能就是在明初或明中由苏州地区被迫迁向海州地区的。三是有史实为据,明初洪武年间为巩固初建朱明王朝的封建统治,报复苏州富户多年支持盘居在吴地的张士诚地方割据政权,确实发生了政府强迫苏州一带富商向海州沿海地区的人口大迁移事件,大多数人不敢直接说“洪武赶散”,就一代代地讹传说成是“红蝇赶散”、“洪(红)军赶散”、“红蜂赶散”等咒骂的词语。如灌云县博物馆,就有一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新安镇志》手抄本,其中比较翔实地记载了“洪军赶散”的发生原因及经过。该《新安镇志》记载:大明洪武登基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之“洪军赶散”。子孙相承,定为世例,传至嘉靖,适奉旨赶散,而苏州阊门周姓、常(常州)之无锡惠姓、及刘、管、段、金等姓皆被赶散,来至朐南(即朐阳,就是朐阳山之南的海州滨海地区)芦苇荒所,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后人烟渐繁,乃诣州请为州民,州牧载入版图,是为里人。又据《苏州市志》载:据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统计,时苏州府领县64700户,190万人口。初年为加强国家统治,开发落后边远地区,实行戊边屯田制,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洪武五年(1372年)迁苏州阊门一带富户百姓,至苏北沿海海州地区(盐区),二十四年(1391年)迁苏州富民,充实南京。永乐元年(1403年)迁苏州等地富民,充实北京。由此,不难看出,明初至明中的确实行过强制性的迁民政策,且这种政策贯穿于明朝始终,不仅限于苏州,包括江南的杭、嘉、湖、苏、锡、常和北方的山西等人口密集地区。据据《明史》、《明实录》以及大量的家谱、碑文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人口为1891000人,河北人口为1893000人,而山西人口却达4030450人,比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还多近30万人。明初光由山西一地外驱至河南、河北等地的规模较大的强迫移民事件就有十几次,每次移民动辄数千户,甚者户数逾万。因此,可以认为,大规模的强迫迁移人口应是明初至明中时朱明王朝的国策。现在苏北和鲁南地区的所谓“红蝇赶散”、“洪(红)军赶散”等传说,当指明初至明中的移民事件。“红蝇赶散”,是一民间的咒骂称呼,在明、清文字狱盛行的时代,史家不是不知,而是不敢秉笔直书,只好回避这个民怨很深的事件,这就是正史中不见正式记载或只有蛛丝马迹零星记载的明初苏南人口大驱散的真实原因。朐阳殷氏始祖聪公或其直系近祖大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从发达的苏州阊门地区(或是经苏州阊门移民聚集地)被明朝皇帝驱赶到荒凉的海州朐南地区烧盐的。由以上三点可得出一个结论:朐阳始祖聪公或其直系近祖在明初或明中由苏州地区被迫迁向海州地区的传说是可信的。

   那么究竟是聪公本人还是聪公的直系近祖是朐阳殷氏的始迁祖呢?从族谱记录来看,应该是聪公本人。但若是聪公本人的话,在时间上多少有些矛盾,因为1871年二届谱序中明言,朐阳殷氏始祖定居海州的时间“迄今三百余载”,也就是说是在1550--1571年之前,而此时大明王朝已建国近二百年,即已是明朝的嘉靖至隆庆年间,此时已经是明朝实施大规模移民国策的晚期。如果是聪公父祖辈近祖被迫迁苏北的话,这个矛盾便消除了,但族谱上记载的是聪公本人而不是他的近祖,当然也可能是首届谱创修人本来就弄不清聪公的近祖名讳,因此只能以聪公作为始迁祖。
   说到这里,族人可能会问,朐阳殷氏始祖聪公的直系近祖究竟是谁呢?对这个问题我只能遗憾地告诉大家,笔者家族四代人(从曾祖高良公算起),为此花了毕生的精力,但最终还是没有找到答案。到目前为此,我们只能认定,聪公本人或其父祖辈直系近祖是从(经)苏州阊门过江北迁移居苏北海州的江南殷氏,而不可能是源于山东南走苏北海州的鲁南殷氏。

   聪公一脉叶茂枝荣,如葛藟之莫莫;文昭武穆,似瓜瓞之绵绵;诗书世泽,忠厚家声,在清代康乾盛世时,就已闻名淮海板徐。但因聪公先世与朱明皇室不睦,在明代即丢谱未续,致聪公之直系先世源流成为本族的第一悬案。清代时,本族众多先祖智者,依源于苏州阊门和德一堂号之说,曾多次去江南寻访,意在与江南诸殷溯源并谱,其中以十二世祖显祖公(讳高良,笔者曾祖)最劳苦功高,据家传记云,公曾借教学之便,游历江南寻祖三年,遍阅润、锡、苏、常各支殷氏谱,除留有江南诸谱中石汀公《本源考》断言秉常公(讳秩)为东汉谏议大夫封公直系后嗣“恐不实耳”外,终无所得。近日笔者又秉承曾祖遗志,亲临江南考察,走访了江南宗亲,拜谒了宋代南渡殷氏始祖秉常公(讳秩)墓和多处殷氏祠堂,在南京大学图书馆看到镇江黄墟《殷氏家乘》六十册四十卷(缺第一册第一卷),在镇江润东留村八五高龄的殷大槐先生家看到保存完好的《润东留村殷氏族谱》全套三十余册(该谱系清代光绪十七年的十三修本),其中的第三册第34至36页间记载有“聪一公、聪二公、聪三公、。。。。直至聪十三公、聪十四公”共十四个有关该谱十一世聪字辈的脱谱支记录,这是否会为侦破我朐阳殷氏始迁祖聪公之直系先世源流问题的悬案带来契机,尚有待于研究。江南殷氏诸支多是两宋间官至右武大夫的秉常公(讳秩,1099-1167)后裔,参照官至兵部、户部尚书的明代一品大员秉常系十五世孙殷正茂(1513-1592)的准确生存年代向前推算四代,在江南镇江留村谱中脱谱的秉常系十一世的十四个聪字辈的生存年代正好是在明初,这正好与朐阳殷氏始祖聪公或其直系近祖被迫从(经)苏州阊门迁往苏北海州烧盐的传说年代相差不远,朐阳殷氏始祖聪公或其父祖辈直系近祖是否会是江南镇江留村谱中脱谱的秉常系十一世的十四个聪字辈先翁之一呢?很值得朐阳殷氏和江南秉常系殷氏族人共同研究。
TAG: 苏北 阳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资讯

酷站目录